台北故宫文物丢失引发岛内热议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2008年上任伊始,便推动和主持台北故宫的第三次文物清点工作,该工作耗时近四年,于去年4月完成。但是,至今已经过去七个月,故宫博物院却没有将清点报告公布于众。此次台北故宫盘点,传出有5件文物丢失,分别是“清铜镀金内填珐琅琵琶式怀表”的钥匙一柄、“青玉八卦水丞”的铜小匙、“青玉刻花炉”的3片残片、“仿古玉圆璧”的残片以及“三镶玉如意”3小嵌片。由于丢失物品都属小件,而且联想到故宫长时间未公布文物清点结果,外界便有传闻,认为故宫丢失的5件文物属于监守自盗。
去年7月,主持清点工作的前任院长周功鑫辞职,辞职时并未就文物清点的交代与报告进行交接,现任院长也未公告文物大清点的详细内容。因此,民进党籍“立委”陈亭妃便质疑,认为周功鑫离职之后清点工作一直没有交代清楚,有隐匿之嫌。
对此,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3月26日在台北故宫官网上发表公开信,表示对故宫文物“未现”事件引发的社会不安道歉。而对于这种传闻,冯明珠表示故宫绝对没有如外界揣测的监守自盗,“如果我要盗,当然是怀表,怎么会盗钥匙?”对于文物的下落,台北故宫表示,“未现”的文物可能仍在某个箱子里,他们仍在继续寻找。而对于民进党“立委”的质疑,冯明珠将责任推给了当年民进党籍的院长杜正胜身上,她表示从杜正胜时期起,台北故宫实施“改箱为柜”的办法,将文物从原本放置的铁皮箱中拿出放入展示柜,附件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不见或者遗落在箱子中深藏。
台北故宫文物迁台之后共有三次大规模盘点,第一次盘点是在1953年,耗时一年。第二次是1989年,耗时两年。此外每年按季度进行例行性抽点,由院长主持。冯明珠表示,这5件文物缺损的“发生时间”推估在2001至2008年之间,“杜正胜、石守谦、林曼丽等前院长通通知情”。
此外,故宫还表示通过盘点多出了不少东西,包括12件器物附件以及133件文献类文物。新增的器物附件包括玉顶、珊瑚勺、铜胆等物品,而新增的文献类文物则是检阅数十万清宫奏折之后,发现附着在档案之后的不易被察觉的独立件。
对于此次事件的责任,冯明珠表示将“提报人事评议委员会予以奖惩”。而去年盘点后已上签提报处分,前院长周功鑫因按程序报告,委员会作出不处分决定,而至于已经退休的人员是否追加处分,则需要再研议。而台北检方已经表示将全案交由重大经济犯罪专组检察官侦办,以调查厘清是否有不法情事并追诉相关人的刑责。
目前,台北故宫共有展品69万多件,台北故宫虽然号称有着严格的保管文物机制,却也发生过丢失文物的事件。1989年第二次文物大盘点的时候,就曾丢失了“满文原档”的一幅图册内页以及一包新疆进贡给皇帝的湖盐。而此次故宫发生文物短缺,虽是一个文物的小配件,却迟迟没有上报,并找出原因进行惩处与相关处置,恐怕上自故宫院长、下至相关处室及库房管理单位,都必须接受调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