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毛泽东自我剖析:虎气和猴气并存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首次在天安门接见了红卫兵,由此掀开了红卫兵运动,文革初期,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接见人数超过了1200万。图为红卫兵小将正在为毛泽东带袖章,其他领导人均已带上袖章,唯独刘少奇未带。右四为林彪,右五为周恩来。
本文摘自《毛泽东的81个第一次》,作者:唐春元,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刚刚拉开序幕,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的“自信”与“不自信”的问题,第一次谈起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他说:“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从他一番自喻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性格是很有个性的,是多元的,多色调的,也是复杂的。“虎气”与“猴气”之说,虽然有调侃之味,但这个自我评价,对于毛泽东的个性来说,的确是比较中肯的。
老虎雄武勇猛,威镇群山,气势豪迈,所向披靡,具有力破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猴子则灵活机智,活泼好动,顽强敏捷,弄险有方,具有眼尖手快、灵敏多变、巧胜强敌的技能。毛泽东的“虎气”主要表现是:吞吐天地、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他身上“猴气”的主要表现是:机警过人、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屈能伸、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洒脱机趣、诙谐乐观的幽默感。
毛泽东集“虎气”与“猴气”于一身,并且以“虎气”为主,表现在他对于各种强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上,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豪迈风格上,也表现在他善于斗争、灵活机动的策略、战术上。
既有霸气、豪放、严厉、庄重的一面,又有多变、浪漫、温和、随意的一面,将许许多多尖锐对立的性格特征集于一身,并把它表现到极致,这就是毛泽东。
正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畏死亡,敢于赴险。我们不讲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深入敌穴,与蒋介石谈判;也不讲他率领一个警卫连和部分中央机关干部,牵着胡宗南十几万大军的鼻子游走于陕北山区,最后将胡匪歼灭之。因为这个时候的他,经过革命战争的磨炼,已成为一个胸中自有神兵百万的军事家、政治家。单以青年毛泽东1917年11月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率领几百名学生勇胜被北伐军打败的北洋军阀傅良佐部2000余人的故事为例,就足以说明毛泽东的确是“虎气”十足。当时,敌人有正规军2000余人马,而且真枪实弹;毛泽东指挥的只有学生几百人,而且连武器都没有。毛泽东没被吓倒,他利用有利地形和敌人胆怯畏惧的心理,在敌军四周放鞭炮,插旌旗,呐喊“缴枪投降”。溃兵都以为中了埋伏,一时乱作一团,终于答应派人去谈判。面对危险,毛泽东率蔡和森、萧子升前往敌方谈判。敌人正被毛泽东的“虎气”镇住,并打算投降时,一个敌兵逃回驻地,说出了对面“大军”的真相。在此千钧一发之时,同去的一名警察在对面山上开枪打死了那个逃回的匪兵,北洋军的头目终于同意谈判,兵祸最后终于解决。如果没有一股“虎气”,毛泽东是不可能冒险去与敌人周旋谈判并吓退敌人的。
![]()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