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画廊业必须重新定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中国画廊业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别的,而是正在经受着交易体系跨界的挤压、拍卖业强势蚕食及低水平同质化的消解等。可以说,画廊业的发展困境到了一个必须要突围的时候了。

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主体的画廊业,其发展与行业提升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画廊业已经到了必须审视并需要重新认知自己定位的时候了。

为此,我们呼吁并积极推动中国画廊业需要重新认识并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而不是在混乱的市场中沉沦,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准突破口,聚合中国画廊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画廊业新的业态提升。

竞争同质化严重

画廊业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基础,目前基本的现状是:专业化水平低,规模小,组织散,发展能力弱,竞争同质化严重,人才缺乏,支撑体系缺失。在画廊业自身面对这些问题的同时,在发展中,还要面对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一,拍卖业的强势竞争而导致的跨界。拍卖业作为一个强势的业态,在艺术品交易体系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的不断竞争中,拍卖业不断跨界。其中,私下洽购及不断向博览会行业扩展,不断压缩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空间。

第二,艺术品市场的集中度水平在下降。据测算,近几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不是走向更加集中,而是走向了更加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行业里面来,分食整个市场。这个趋势也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画廊业的基本状况。

第三,同质化竞争使画廊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因为市场探索、创新难度大,面对不稳定的产业环境,一旦找到一个突破口,大家就一窝蜂似的去哄抢有限的资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中国画廊业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别的,而是正在经受着交易体系跨界的挤压、拍卖业强势蚕食及低水平同质化的消解等。

重视资源的整合

画廊业的发展依托于艺术消费市场的存在与不断发展,首先,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选择最快的作品销售渠道与方式,如私下交易、拍卖等。其次,由于位于中间环节的画廊业目前还处于不规范的发展阶段,藏家与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会轻易从画廊购买艺术品,而会选择与艺术家私下交易或在拍卖行购买。所以,我们在分析画廊业发展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外围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要积极进行画廊业的再认知与再定位。也就是说,在交易环节如何让藏家能有效管理与控制风险,并有效地进行价值发现及管理,这是画廊业发展过程中最应值得重视的方面。为此,画廊业要重视自己的基本定位。

(1)画廊要重视整合藏家资源与艺术家资源,充分发挥一手托两家的资源交易优势;

(2)画廊是市场重要参与者与市场发育的基础,其基础市场地位明显,同时也是交易制度与体系构建的基础;

(3)画廊业是基于价值发现基础上的市场价值机制的基础构建者,在价值的发现、确立、传递及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画廊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基本的经济细胞,画廊不强,艺术品市场就会缺钙;

(5)画廊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6)画廊业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社会化美育最直接最广泛的窗口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