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画廊业转型:从卖作品到卖服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2年艺术市场交易数据盘点已近尾声,从目前市场可采样的数据看,整个艺术品市场全面步入调整期已经毫无悬念。虽然那些严重缩水的拍卖数据实际上并无多少经济学价值,因为针对一个泡沫大或小进行讨论很无聊。它唯一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那些泡沫制造者开始离场!

而这次拍卖下滑最为严重的当代艺术部分,无论是王广义、岳敏君还是张晓刚,都出现价格大幅度下滑或流拍现象。参考那些新兴经济体或金砖国家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初期都出现了极为相似的状况,其一是拍卖市场占据整个艺术品交易的霸主地位;其二是艺术品价格上扬时当代艺术是最后涨价,下跌时是最先跌价。所以在国内艺术市场的调整期这一点都不奇怪。同样,不出意外的话,不久主要市场也将从二级市场转为一级市场,这意味着画廊业的春天开始萌芽。

画廊业转型的几个关键点:其一是服务的标准化、模块化,最终实现具体化。不专业的服务的通病就是无法把握服务的度。传统性画廊崇尚人情营销,要和客户成为朋友。然而到了新时期的画廊业,则强调标准化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流动性形成增量从而降低交易佣金。所以任何没有形成标准规范的服务是无法被持续执行的,同时也无法做到必须立即且恰当的现代服务要求。

其二是合作与共享。现代画廊业的转型意味着多家画廊的数据库形成合作与共享,同样画廊的功能开始细分,形成B2B板块如仓储和集保中心、共享展示平台和B2C的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等等,实现线下的资源聚合和线上的数据库共享,从而形成交互服务的共同市场。另外在艺术品资产配置的环节,我们发现当代艺术只占40%左右,所以艺术品投资顾问还要整合古代艺术和近现代艺术部分,从而才能通吃市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