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2年湖南考古发掘各类文物考古标本3千余件

  1月8日,2012年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岳麓书院举行。记者了解到,去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调查勘探面积5百万平方米,发掘各类墓葬300余座、各类文物考古标本3000余件。

  湖南考古工作在2012年完成了西气东输三期工程、荆岳铁路等12个大型基建项目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面积达5百万平方米;同时对长、株、潭城际铁路、安江水电站、托口水电站、蓝山工业园等10余个项目完成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发掘各类文物考古标本3000余件;其中基本建设的考古成果最为突出的是长沙市区万达广场—华远中心、洪江托口水电站淹没区、蓝山工业园的考古发掘。

  长沙市区的考古工作一直是湖南城市考古的主战场,近十年来随着长沙城市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地下文物古迹已经快要消失殆尽;对此,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力以赴投入到城市考古和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通过对万达广场和华远华中心的考古发掘,发现了深埋于地下的长沙古城墙,墙体的年代为宋—明清时期,有的还可早到五代。

  2012年湖南考古工作者还围绕老司城申遗、城头山大遗址保护盒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舜帝庙、炭河里、长沙汉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一些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展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

  其中,在城头山发现了距今5000年前开挖护城河时期先民留下的工作面,还有按照一定劳动组织和单位规划排列的生土台和取土坑,表明城头山在修建城墙和开挖护城河时,众多社群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为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组织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

  同时,老司城的考古工作重点发掘了衙署区、墓葬区,衙署区的发掘揭示了一处完整的建筑院落,发现了《永顺宣慰司志》记载的“头门牌坊.楚南雄镇”所在位置。老司城考古工作的新亮点还有对周边防御遗存的调查,并发现了城堡、古道、哨卡、烽燧等多处防御性建筑遗存,涉及周边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他们是土司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2012年湖南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成果显著,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编制的《蔡锷故居保护规划》成功获批;此外,还完成了武冈明代古城墙、新化杨氏宗祠、靖州新厂战役纪念碑、临湘姚文海故居的维修设计。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介绍,2012年湖南考古呈现几大新的特点,首先是考古工程项目比往年减少,但覆盖面广,几乎在湖南的各个市域范围都有考古工作;其次是过去一度工作较少的市县今年都有了新的发现;同时通过加强基建考古工作中的课题建设和文物保护,取得较大的学术成果。(人民网  林洛頫)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