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袁州谯楼保护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12月21日,由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组织召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在南昌举行。参加评审会的有江西省浩风建筑设计院、南昌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宜春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
  专家组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的汇报,并审阅了规划文本后,一致认为,该规划文本指导思想明确,规划体例完备,规划要素齐全,资料较丰富,基本符合规划编制的要求,可操作性强,专家组原则通过。同时,为使规划更加完善,专家组提出了修改意见,一是依据历史资料,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文物构成及周边历史街区状况。二是完善文物本体真实性、完整性、基础设施、病害和破坏因素评估并补充相关图纸。三是考虑袁州谯楼与宜春台的历史通视廊的恢复。四是本规划应与宜春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五是对文物本体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宜春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领导在会上表态,一定按照专家意见尽快组织修改完善规划,为做好袁州谯楼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袁州谯楼是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存之一。袁州谯楼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1992年至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江西大学合作对《袁州谯楼--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这一课题进行考证和研究。江西省科委于1994年10月发给该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书,进一步确定袁州谯楼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袁州谯楼以研究我国古代地方时间工作为对象,受到当地政府和国内外专业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考古、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价值。为进一步加强袁州谯楼的保护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利用规划,当地文物部门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袁州谯楼保护规划。(江西宜春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文物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