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拍卖行秋拍成交下滑


继华艺国际、广州银通、广东保利分别顺利结束秋(冬)拍后,岭南艺术拍卖季终于来到,并于近两周“扎堆”进行“汇报演出”。本周末,广东古今、广东省拍、广东汇誉将“同台竞赛”,举行拍卖会,而华艺国际淘珍拍卖也将随之而至。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11年秋拍开始出现明显调整,本次秋拍中全国性龙头拍卖行的成交远不如昨,更引发市场“触底”的讨论。
不过市场人士认为,岭南市场买家向来讲究实际,水分较少,现在更是脚踏实地的买货时机。
记者林琳
行情虽冷明年拍卖会热
收藏艺术品数十年的赵先生认为,今年在整体市场行情走下坡路的时候,广东拍卖行依然坚持推出精心挑选的拍品,令市场也为之振奋。
本次岭南拍卖季始于10月11日华艺国际的秋拍,总成交额为2.7亿元,成交率为63.82%,随后广州银通又以好成绩结束广州市场的秋拍,并在香港拍卖季时首度跻身香港拍卖市场,试水成功。
此后岭南拍卖市场暂时停歇了一个多月,行家、藏家们纷纷赶赴全国各地的大小拍卖行买货或者了解行情,赵先生也不例外。据了解,本周末三场拍卖陆续进行,而大拍之后,小拍也会接踵来到,目前已确定的是2013年元旦后的华艺国际淘珍拍卖会。
从广东拍卖行已成交的情况看,总成交额相对上季拍卖会有所减少,其中部分原因是拍品相对减少了,而整体成交率也有所下降。以华艺国际秋拍为例,岭南名家书画285件拍品总成交额为6557.99万元,成交率65.26%;中国书画238件拍品总成交额8964.37万元,成交率75.21%。广东保利冬拍中国书画738件,总成交额3190.98万元。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市场“触底”的迹象。“下滑的趋势是全国性的,不局限于岭南市场。”赵先生告诉记者,艺术品市场的“颓势”不可逆转。不过,经营艺术品多年的周先生有不同观点:“前几年太热了,现在回复正常阶段,去掉水分,艺术品市场会更理性,收藏者会更愿意入市。”他认为,艺术品市场经过秋拍“稳一稳”后,明年才可能有“再出发”的动力。
拍卖品类细分适合生存
虽然大小拍卖行倾尽全力就为了这场“年终大戏”,但行内也不乏旁观者的“挑刺”:“大多数拍卖行的拍品都差不多,不外乎书画为主,书画里也就是耳熟能详的那些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我们看着都觉得审美疲劳了。”从各家拍卖行的拍品情况看,品类确实与此前没有太大区别。
“今年的市场确实没什么‘大货’。”不过周先生认为,市场不可能无止境出大货,而且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也很难要求卖家愿意把大东西放出市场,“卖家‘留一手’,拍卖行也只能‘留一手’了”。
广东古今总经理黄安妮的观点是,拍卖行要有所选择,譬如北京众多拍卖行目前致力于开拓新的题材,细分市场,这很值得赞赏,“譬如拍卖行有家具的优势,就把家具做精,有翡翠的资源,就把翡翠做好。”这种想法已成市场共识,赵先生坦言:“只有把拍卖品类细分才更适合生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