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 申遗之路再度启程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后的《 中国(攻略)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次被选入新名单的项目共有45个, 分布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此同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也宣布成立,将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的监测。不难看出,在日后 的申遗道路上,保护与申报势必将并行而进。

[现状]

预备名单重新洗牌

更新后的名单共 45项,涵盖了古建筑、考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农业遗产、工业遗产等类型。比2006年12月公布名单的35项增加10项。旧名单中, 开平碉楼(攻略) 及 村落、福建土楼、 五台山(酒店)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杭州(机票) 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6项文化遗产已申遗成功,而 北京(机票) 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晋商大院, 江西省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等4项,以及“苏州古典园林”、“皖南古村落”、“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3个扩展项目无缘新名单。同 时,在新名单中,首次出现了农业遗产类型。如哈尼梯田、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坎儿井等。此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以及首次列入名单的香港项目——志莲 净苑与南莲园池则是以20世纪遗产身份入选。

对于重新洗牌的原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世界遗产的申 报要求越来越严格,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等新的遗产类型日益受到重视,原有的预备名单中新型遗产数量较少。此外,相当一部分原预备名单项目地方政 府未予重视,申遗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不具备近期申遗的基本条件。

[措施]

入围项目保护不善将除名

国家文物局特别强调,各省区市的文物部门应督促指导有关地方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辖区内列入《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管理。

在新名单公布同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宣布成立。它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保护的国家研究中心和总平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形象地说: “申遗成功是献花儿,而遗产监测有如拔刺儿,我们会被刺扎手,把刺拔出来你也会疼,但大家都是一个目的,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而童明康则表示,预备 名单采取动态管理,对于因保护管理不善,致使遗产价值受到损害的项目,国家文物局将酌情予以警示,情形严重的,可以将其从《预备名单》中除名。

责任编辑:小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