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图书馆镇宅之宝
(记者 黄祖祥 通讯员 陈文经)作为一个建馆近60年的图书馆,晋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都在为没有比较有分量的“镇馆之宝”藏书而烦恼。如今,他们却很有底气,因为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经过文化部、省文化厅几位领导的牵线搭桥,一个热心的企业家将自己珍藏的一套全球限量毁版印刷的《四库全书》,无偿捐赠给晋江市图书馆。
企业家欣然捐藏书
晋江市图书馆馆长郑君平介绍说,长期以来他们就想从民间收藏一些珍贵古籍来作为馆里的特色馆藏,但一直没能找到比较有分量的藏品。前年,文化部一位领导来晋江市图书馆考察时,询问馆藏有否珍品,郑君平只能无奈地说“没有”。
省文化厅的一位领导便说要尽力帮个忙,问郑君平是否有心仪的藏品对象,“我当时就说能不能弄来一套全球限量版的线装本《四库全书》,我已经关注很久了,也听说泉州有人收藏,但就是没有途径与这个藏友结缘。”
让郑君平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领导竟然就带着藏有《四库全书》的晋江东石企业家蔡子宜前来图书馆。在感受到图书馆“求书若渴”的真切诚意后,蔡子宜欣然允诺要捐出自己珍藏的那套《四库全书》。
一听这话,郑君平激动得一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就派了几个工作人员赶紧去捐赠人那里清点书籍,当天下午就把整套1000多册的书给载了回来,这样的效率也让蔡子宜大吃一惊。过了一个月,为了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建设,热心的蔡子宜再次送了一套《永乐大典》给晋江市图书馆。
专人保管“镇馆之宝”
郑君平介绍说,《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有“东方文化金字塔”之誉。清代乾隆皇帝调集了3826名举人、历时14年才完成了该书的编纂、抄写。上世纪80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洋装胶纸版的《四库全书》。因工程浩大,一直未有线装本出版。
后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监制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宣纸线装图书出版工程才终于完成。这部线装本《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采用手工宣纸、手工印制、手工装帧等传统出版工艺,完整保留了《四库全书》的学术文献价值。整部书共用去15万刀宣纸,并启用已经尘封了200多年的乾隆御玺“文渊阁宝”和“乾隆御赏”。印刷完后,在全球进行毁版限量发行300套。
《永乐大典》则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特大型类书,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此次捐赠的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采用黄绫面宣纸朱栏套印,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皇家气质,限量印刷180套。
“这两套书极大地丰富了晋江市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提升了珍贵文献馆藏的层次,填补了我们没有‘镇馆之宝’的空白。”郑君平说,目前,这两套书籍都收藏在馆内的恒温室里,由专人保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