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偶遇中国当代艺术

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座象征着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心的圣殿。然而,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偶遇”,其与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发生关系,恐怕尚需推迟到本世纪初。
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借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在法国集团亮相。时值法国“中国文化年”,在蓬皮杜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不仅是蓬皮杜这座象征着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心的圣殿第一次举办中国艺术展,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法国甚至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展示。这次展览以不同形态和多种媒介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共有近50位艺术家参加,包括视觉艺术家王广义、方力钧、刘小东、冯梦波、汪建伟[微博]、张培力、施慧、卢昊等,以及建筑师张永和,音乐人崔健,电影人张艺谋、陈凯歌、张元、贾樟柯等。展览主要包括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录像等视觉艺术形态以及建筑、电影和音乐等形式,在艺术媒材和语言上有很大的交叉性、综合性。展览同时,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还出版了大型法文版画册,画册本身也如同一份丰富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献。另外,展览也展出了3件文物,包括良渚文化玉琮、西汉铜镜和明代祝允明的书法作品。
当中国艺术在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火了一把之后不久,蓬皮杜却无意间摆了上海一道乌龙。2006年10月,法国方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建造蓬皮杜上海分馆,分馆会由巴黎蓬皮杜中心负责管理运营,不但承办从巴黎蓬皮杜中心空运来的展览,还会根据中国民众的特点和需求,举办中西方艺术家作品展。这一消息言之凿凿,甚至分馆选址也很明确——位于当时上海卢湾区的繁华商业地带淮海中路嵩山路口的旧上海法租界霞飞路巡捕房。然而,开设蓬皮杜上海分馆的工程一拖再拖,最终计划落空。即使结果功亏一篑,但是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方面最后仍然表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世界艺术舞台占据重要地位,我们把20世纪和21世纪的艺术引入中国的同时,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亚洲的艺术。”
到目前为止,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所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不算多,据资料显示,迄有陈箴、黄永砯、王度、严培明、张洹、蔡国强等艺术家的作品得缘入藏。
陈箴1955年出生于上海,2000年病逝于法国巴黎。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参加了上百个个展和群展,参与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思想探索,成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年轻艺术家之一。陈箴善于运用隐喻和反讽的艺术语言,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话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审视。选择前往巴黎打拼艺术之路时,陈箴已经患有无法治愈的血液病了,而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实际是他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陈箴的《圆桌会议》现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收藏,这件作品创作于1995年,由木、铜和来自五大洲的椅子组成作品。这件作品是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而举办的“为了和平的对话”展览创作的,陈箴用了一个硕大的、中国餐馆里常用的圆桌来隐喻国际上的圆桌会议。然后又将从五大洲29个国家收集到的椅子镶嵌到这张圆桌上。这些椅子在看似表现出一种多个国家共存和平等的效果,但是它们全部被锁定在桌子上而且四角悬空,因此这张圆桌既无法入座,也无法达到对话的目的。
黄永砯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早期的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与陈箴等艺术家不同,王度曾自述那样“有点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我没有这种使命”,其作品《吻》被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收藏。严培明作品《夜幕下的国际景观》被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收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