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甫水彩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亮相

黄河夕照 赵鸿甫 1979年 水彩纸 40×32cm-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河夕照 赵鸿甫 1979年 水彩纸 40×32cm 乡愁 赵鸿甫 1985年 水彩纸 42×58cm-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乡愁 赵鸿甫 1985年 水彩纸 42×58cm

  新浪收藏讯  “风景的诗人——赵鸿甫水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该展将于2012年12月25日至2013年1月3日作为跨年度大展之一展出,并揭开新一年的序幕。

  本次展览是赵鸿甫先生从事水彩创作五十多年来,艺术探索与实践成果的一次完整呈现。展出的四十余件水彩作品既扎根故土,体现东方文化,又不乏现代意味,将人们引向诗意、空灵的画境之中。

  风景的起点

  被称为“风景的诗人”的赵鸿甫先生,是一位水彩画大家。赵先生1935年生于河南南阳,现任中国水彩画艺委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水彩画研究会会长,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从1957年第一张水彩风景写生开始踏上艺术之路,到年愈古稀仍坚持在山水间采风、创作,半个多世纪,赵鸿甫先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毕生热爱的水彩画的创作与教学之中,且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有时儿时记忆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也许那无法烙去的印记就指明了一生的方向。回想与艺术的初次结缘,赵先生讲到:“出生在豫西小村的我,儿时跟爷爷去邻居家玩,走进客房,眼前一亮——迎门墙上挂着一幅四尺多高的长卷。看到那上面画的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燕子双双,还有那手拿钓鱼竿、身披蓑衣的老渔翁,顿时,我的全部身心都被吸引,仿佛走入其中,真的看到了世外桃源。”那时的他只有六、七岁,艺术的种子也许就在那时种下,以后只是发芽,慢慢的长大,结出果实而已,像是命中注定。

  川端康成曾说:“故乡是巡礼的起点,遍历的归结。在艺术家一生的旅行中,随时随地都可能找到故乡。然而,这故乡存在于何时何地,却难以寻觅,难以期遇。”赵先生是幸运的,幸运来自于他长期不懈的坚持。

  在郑州艺术学院时,赵先生就对苏联的水彩大师克里马申(Klimenshen),英国的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卢梭·弗林特(Russell Flint)等的作品细细研读;同时俄罗斯的“森林歌手”希施金壮丽雄浑的风景画、“金秋赞礼”画家列维坦如诗般的风景画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彩的技巧、气韵和情调在那时初步领悟,在其后的几十年,赵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当我们阅读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时,就能感受到诗意的画境就在他的笔下,诗意的故乡就在他的心中,诗人的气质在早期已然初步形成。

  风景源于自然与传统

  “静寂的自然,有优美、有壮阔,置身其中,仿佛融化了身心,与之融为了一体……磅礴的气势、蒸腾的云雾,无不显示出自然无尽的创造力……对山的依恋、对山的崇敬却有增无减,也许是山的品性、山的品格更令我着迷吧。”赵鸿甫先生如是说。

  作为生在黄土地、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中国人,赵先生骨子里有着中原人那种博大、坚韧的品性,更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与浪漫的才情。在自然山水间,投入了感情,体察了山水的性情,然后有了感悟,再有表现,象道行的修炼,汲取了自然天地间的香气、灵气,而后步入无我的化境。

  热爱自然的赵先生,同时醉心于东方传统的艺术。例如中国传统的二胡,一曲《二泉映月》技惊四座,是学院每年晚会的一大亮点。对传统的国画也精心钻研,尤其崇尚“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东方的艺术注重的是自然的本质而非表象,讲究的是“神似”而非“形似”;同时尊崇的是“以墨代色”、“墨分五色”,五色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这也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之处。

  赵先生擅长水彩湿画法,强调气韵生动的同时,也主张水彩画的创作过程是“水中作业”,运用大量的水可以在水彩纸上表现出宣纸的水墨韵味。在他的画作中,水色的交融宛若天成,尽显大气、宏伟之气象,而紧要处则又是毫发毕现,融东方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绘画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如这次展出的《汲水》、《千岁》、《太行魂》等作品。

  《戍守》一画,雾色中的百年古树和古藤交织在一起,雾气充溢了整个画面,甚至飘至眼前,持枪的哨兵隐在深远处,画面似乎只是一种颜色的深浅变化,但是整体却是滋润鲜活、单纯高雅,颇具神韵的。恰似王维在《画山水诀》中讲到的:“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有时,在传统手法中赵先生又会加入现代的色彩,而他的色彩又往往不是真实的色彩,而是画家感受到的符合一定情感的色彩。外部色彩的光影被压缩到了极限,色调与色块的经营与组织上升到了主导地位,画面璀璨、夺目,正所谓“随类赋彩”,东方美学发展而来的独具个性的风格在此得到了新的诠释,如作品《秋韵》和《太行空谷》。对自然的体察和对传统艺术的感悟使他的水彩画有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广度。

  醉心于故乡的风景

  赵先生“乡土系列”的代表作有《牧归》、《金色的山谷》、《黄河岸边》、《打稻谷》、《故乡的路》、《桃花源》、《梯田》、《黄土地》、《明日艳阳天》、《辉煌》、《冰际》等。这些作品中,有牧羊、造船、打谷子、修拖拉机、渡船、归家、秋收、上地、插秧、放牧、打谷场、养鸭等,故乡如诗般的风景展示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长卷。

  这次展出的《黄河夕照》是他1979年6月的作品。想象着33年前,45岁的赵先生,站在黄河岸边,阔大河面上的渡船升起了袅袅炊烟,天空的色彩由深蓝、群青、浅蓝、青绿、淡黄到紫色,加上翻飞的水鸟,整个画面画幅不大,却气势非凡,夕阳的黄河壮丽万分,令观者无语,振奋、震撼都有。画面总是反映画者的情绪、也映射着历史,78年改革开放的喜悦也仿佛洋溢在这画面之中。

  作品《乡恋》与《乡愁》是姊妹篇,故乡再平常不过的农村打麦场、郊外的茅草地,也能引起观者的共鸣,那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情,不正是时时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梦想的风景么?

  “郊野系列”中的作品《雨后》、《惊蛰》、《暮色》、《晨曲》、《砍头柳》、《初雪》、《上学》、《油菜花》、《果园》、《郊外》、《春雨》、《秋歌》、《沉思》等,时间跨度达29年。这次展出的作品《黄河滩》写实又有时代感,采取了国画中的泼墨技法,百年的古树疏密有致,画面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描绘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故乡,才有了这些打动人的作品。像法国风景画家柯罗,郊外的一片树林、一条回家的路都能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俄罗斯抒情风景画家萨夫拉索夫说:“当你全身心地热爱大自然时,你就能体察到她的诗意”。常年的郊外写生,使赵先生的个人风格日趋鲜明,用笔用色更为豪放、简练,一幅幅愈久愈美丽的诗意风景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开创自由王国的风景

  “意象系列”是赵先生近十年来尝试的成果,这些作品又分为风境、海境、梦境和乡境四个主题。像是回顾那如梦如幻、美丽如画的童年:那仿若霞光中的千面石窟、那仿若幼时在元宵灯节看到的五彩龙凤、那高高的田埂上千万个枝条在迎风起舞的古柳树、那暖暖春日午后的花团锦簇……都构筑成了一个自由的、他眼中的故乡的风景。

  这次展出的作品《天界》,普蓝与群青构成的深重色调中,像是千仞的崖壁,扑面而来,有雷霆万钧之势,细细观之,沉淀出了无数白色和黄色沟壑的细部又是那么自然天成,在水彩纸上采用了国画传统的“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等多种表现手法,画面既抽象又具象,奇绝而震撼。

  另一代表作《海境》,观后仿佛觉得游弋在时光的海洋中,穿越了无数令人激动的时空,突然间来到了一个没有引力、悄无声息的幻象之地,这里的风景奇异而又瑰丽,眩目而又神迷,水与色的结合恰到好处,好似触动了心中那条久未感动的神经,真实走入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东方绘画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讲究笔墨神韵,讲究散点透视,讲究计白当黑,在这里都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没有技巧的呈现却又无不体现着高妙的技巧——风景的描绘走入了自由的王国,品位高下,尽在画中,更在画外。

  这不由使人想起美国现实主义画家怀斯,从没有到过纽约、华盛顿的怀斯,专注身边的事物,刻画的场面刻骨铭心,有种凛冽、宿命的美丽,这缘于画家的经历和生活。而赵先生的风景画则洋溢着浪漫与激情,也许那辈人多变的经历更坚定了他的梦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挫折可以使人消沉,更可以使人振奋。

  “要给世人留下些什么”是赵先生常说的。他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的,更是属于世人的美丽王国,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更多地是敬仰。邵大箴先生曾这样评价道:“人们赞赏他的画是风景诗,是抒情的乐曲,是当之无愧的。”

  人生的风景  

  细细研读赵先生的画集,发现每个系列的画作都有二十年以上的跨度,不倦的描绘故乡和郊外,是风景的描绘,也是画者心路历程的展现。

  回顾并不仅仅意味着对成果的展示,或艺术探索的终结,而更像是一次检验和自我经验的梳理,甚至可以作为一个起点。诗人的风景还在继续,人生的风景也在继续,诗人张松读过赵先生的画作后写道:

  这是一难忘的画卷。

  它整个地是一阙沉思,一段昂扬,一种诉说,更是一份感谢。

  命中注定,他是一位心灵的游历者,大自然就是他的家。他想家,即使是面对衰草枯杨,波德莱尔的《感应》也会在他的心中庄严的回响。他简直无力阻挡心灵的激情,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位诗人,一位焦灼地渴望触摸风景的诗人。

  别无选择,他现在是一位风景画家。他是那么不倦地醉心描绘自己眼中的大自然,为美而不时扼腕叹息。天才的技巧和优雅的浪漫才情,使他所表现的世界穿透出惊人的生命力,真正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我由衷地为他庆幸,庆幸这疲惫的游历者终于找到了真正的休憩。

  天籁如丝。

  我们明了他又在默默想家。

  大美无言,风景就是家园,当风景定格画稿的一刻,也定格了画者自我的人生风景。赵鸿甫先生不只是把水与色的结合视作单纯的技巧,更是当作他所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的呈现,承载着关于风景的诗、时光、记忆和感情,加之他对水彩的创新和多元表达的不断思考、探索,让我们在触摸着逝去的时代温度的同时,始终能以新鲜的视角来分享他的诗意美学——建立在东方传统和当代艺术相融和的基础之上,感知到作为天地根源的生命跃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