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图书馆30万册古籍回家

  南都讯 记者李晓瑛 实习生罗昕 一别5年,中山图书馆逾30万册古籍、40万册地方文献,已悉数“回家”。中图将于本月18日迎来百年馆庆,近日,馆内最具“价值”也最“神秘”的部门——— 特藏部,重新对外开放。读者凭图书馆的一卡通办理相关手续,便可翻阅弥足珍贵的国宝古籍。

  来自13世纪的古印本《金刚经》、保存了逾千年的善本《唐人写经》、元至大年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中山图书馆拥有的古籍善本,数量之多、品种之珍稀,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

  应采访要求,南都记者“破例”通过重重防卫,走进了图书馆“核心”地带———善本书库。上万册清代乾隆六十年以前的古书,被安放在一排排的樟木书柜中。“樟木气味可以预防虫蛀,更好地保护古书”。善本库中最珍贵的,要数13世纪北方晋南地区的古印本《金刚经》。

  特藏部副古籍研究员谢晖介绍,4年前,中山图书馆为了收藏这部目前海内外公藏中的孤本《金刚经》,不惜斥资160万元。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把800年前的《金刚经》捧出来,轻轻展开泛黄的麻纸,书中的娟秀墨迹清晰可见。“每次接触这些古书,手都在发抖,仿佛捧着沉甸甸的历史”。

  [温馨提示]

  1.办证条件:读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前往图书馆B区一楼总服务台,免费办理一卡通(押金为40元至500元不等),便可到古籍阅览室阅览。办证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2:00,13:00-17:00,逢周一停止办证服务。

  2 。古籍阅览室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星期六、星期日休息

  (广州地区读者详见AⅡ读本)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