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否认自己是作家
不久前,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来到广州的方所书店,做名为“文学与读书”的讲座。作为今时最有“范儿”、到访广州公开露面次数又极有限的文化人,他受到了读者们宁被挤成“肉饼”和“照片”也毫不退缩的狂热欢迎。读者们从书堆中甚至讲台后方的幕布空隙中挤出头来与他打招呼,让陈丹青大吃一惊,继而也淡定自若地报之以“兄弟你好”的问候。
陈丹青只字未提自己的画作或书作,而是大谈最近大半年在做的一件事:将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他们一帮画家讲授世界文学史的讲义整理成书。“这本书有1200页,42万字,可能会在12月份面世,今年我就不出其它书了。”
演讲在书店进行,主办方和读者自然都期待听到陈丹青谈谈自己读书的经历。谁知他坦言道:“我是没有读过书的人,到现在仍然会写错别字。我们这一批经历了文革的人,80年代开始写小说、写文章时,没有读过多少书,跟现在的年轻人完全没法比,可是我们居然被称作文学家!”他全然否定自己是作家、文学家、读书人的说法,自承就只是一“票友”。
这倒也不是自谦,因为他说:“我完全不是用知识在写作,我非常喜欢这种无知的状态。”台下有些骚动,想听他进一步解释。“这两年,总有人问我,老陈,写不下去了吧?我说不会啊,因为我从未用知识写作过!我没法像余秋雨老师一样,到一个地方就能从三千年前这里如何开始写起,我是靠记忆、靠直觉,靠画画的视觉、‘文字写生’的能力来写作。”
一个读书不多的、“无知”者成了作家,这个话题让大家很感兴趣。不过陈丹青认为自己不是特例,年轻一辈的韩寒也非常典型。言语间,陈丹青毫不掩饰对这位同乡后生的欣赏。“我到现在仍然非常喜欢韩寒,虽没有看过他的文学作品,但我只要接触到他的博客和文章,没有一篇我看不下去的。”“他绝对不是一个靠书本来说话的人,读的书或许都没有在座的年轻人多,但他知人论世非常好,我们讨论多少年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年轻人口中被讲得清清楚楚,比那些专家学者都透彻多了。韩寒完全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判断的。”
于是有人提起韩寒与方舟子的那场“大战”,希望以言辞犀利著称的陈先生能加以点评。陈丹青略为沉吟,却老到地说:“我没有什么看法。”进而忍不住,他又谈:“韩寒还是年轻,他有点受不了别人说他是代笔。换言之,可能我在31岁的年纪时,也会跳起来、跟人争论。但以我今天这个年纪,就会有点可惜韩寒卷入,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回应。”
虽然流露出“现在我比前几年圆滑一点了,像这种场合,有些话我不会说了”的意思,但当陈丹青话锋直指网络社会的贫乏精神生活时,台下还是被“震”住了———“现在我们有高楼大厦、亿万资产、满街都是车,可是无聊!网上一有鸡毛蒜皮争斗起来,大家荷尔蒙就上来了,一窝蜂围上去看,很可怜!”
因人群簇拥而室温至少升高了七八摄氏度的这个空间里,众人一时间都愣住了。
(张璐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