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发现第63处岩画群

  近日,阿拉善右旗文物管理所根据当地牧民提供的线索,在阿拉腾朝格苏木那仁布拉格嘎查境内新发现了一处岩画群。自此,阿拉善右旗岩画群已达63处。 

  该岩画群分布在地处龙首山北麓的哈德陶勒盖山长约150米,宽约52米东西走向的山坡上。岩画分布较为集中,在约78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了上百幅岩画,但由于岩画均刻画在花岗岩石表面,花岗岩质地疏松,受自然风蚀严重,大量岩画表面现已脱落,能够辨认清楚的岩画共43幅。岩画的内容主要有羊、鹿、马、狩猎、带尾饰人、符号等。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已对每一块岩画进行了拍照、录像和详细的测量登记。该岩画群的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阿拉善右旗发现的岩画多采用“工具刻划法”,以石、骨、金属等器具,在岩石上磨、凿、刻、划,从而形成难以消失的图画,主要分布于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龙首山、雅布赖山,多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 

  阿拉善右旗最出名的岩画群是曼德拉山岩画群,位于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克德呼都格嘎查曼德拉山。岩画极为密集,分布在东西三公里,南北五公里的山地上。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岩画八千余幅,已登记编号的四千六百度幅,数量之多之密集实属罕见。 

  据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位资料分析,大约在8000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先后有羌、月支、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各地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足迹和岩画;岩画内容占首位的是各类动物图案。还有庞大场面的狩猎、圈猎、放牧、舞蹈、建筑、弓箭捕斗、排列整队、车辆车轮、太阳、月亮、星辰和草木等丰富画面。 

  岩画的风格特点、体裁、色泽文字符号,反映了从远古到明清时期我国北方草原荒漠地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历史概貌。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线刻等。 

  除曼德拉山外,阿拉善右旗境内尚有笔其格图岩画,海尔汗岩画、夏拉玛岩画、阿目嘎林太岩画、龙首山岩画等;阿左旗有骆驼山岩画、双鹤山岩画、三个井岩画、松鸡沟岩画、鹰湾岩画、星光岩画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