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朝万寿寺塔摇摇欲坠靠钢架支撑

这座万寿寺塔最初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当时香火颇旺的万寿寺现早已不复存在,独存此塔。万寿寺塔为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平面为六角形的楼阁式砖塔;万寿寺塔身第一层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补间斗拱为一攒,第三层正北处辟有一门,门楣上部有砖刻楷书“藏经塔”三字,塔身是由砖与黄泥砌成,系西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塔基不断下沉,塔身倾斜,市、区文物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学校也经常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协助文物部门尽可能地保护这座古塔。
2011年5月28日前后,西安市连降大雨,该校教工发现塔基较以前下沉更深,塔身倾斜加剧,威胁到塔的安全。当晚,学校及时给所属辖区新城区文物局陈局长汇报情况,陈局长上报市文物局,经市文物局协商,次日上午西安市测绘局来学校进行实地勘察,下午学校派人把塔四周用土围起来以防雨水灌进塔基。并通过广播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禁止学生在塔附近活动,早操和体育课暂停,把操场北边的门锁住,禁止师生出入,并在塔周围拉起警示横幅。
6月初,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六、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连续几天在学校操召开现场会,协调市文物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的专家以及文物研究院、人防局、档案局、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研讨万寿寺塔的纠偏问题。经过多方论证,市文物部门为防倒塌对万寿寺塔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目前先对其采取钢架支撑并进行监测,待情况稳定后再进行纠偏。其间文物部门和监测部门定期对其进行观测。时隔近一年,经过冬天的大雪、春秋的连阴雨,塔的情况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再继续倾斜。
万寿寺塔是该校标志性的建筑,历经四百年风风雨雨,见证了韩森寨地区的变迁和学校的发展,但万寿寺塔的倾斜同时也给该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虽然文物部门用钢架对其进行了支撑,但要求学生不能在操场活动,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的升旗仪式、体育课、早操、课外活动等不得不因此而暂停。不能正常上体育课,开展体育锻炼,不仅给学校的课程安排带来诸多不便,更违背了教育规律,对正处在身心发育较快阶段的中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中考前,学生不能在操场进行正常的体育训练,直接影响中考时的体育成绩,家长和学生对此颇有怨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