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将进行搬迁后首次修缮

  新华社太原11月26日专电 “现在壁画有了褪色、错位、裂缝的苗头,像‘七宝炉’等处的沥粉贴金已经氧化,发黑了。目前急需加强对壁画现状的研究,尽快修缮。”山西芮城永乐宫文物保管所副所长刘晓霞说。

  永乐宫位于黄河北岸、道教师祖吕洞宾的家乡山西芮城县,始建于13世纪初至14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196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三清铁画钩,曹衣吴带兼刚柔。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永乐宫现存元代壁画总面积达1005.68平方米,是堪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壁画名迹媲美而创作时间又早200年的艺术珍品。其中三清殿的《朝元图》是目前中国古代最大的人物画。

  早在1958年新中国治理黄河工程开始之后,永乐宫旧址位于黄河淹没区内。于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永乐宫历时8年实现了举世瞩目的整体迁建,如今,已在新址上度过了近五十年的岁月。

  “三清殿从去年开始就漏雨了,因为不能马上动工,我们只好临时搭建了一个保护棚。”顺着刘晓霞的手势,记者看到在具有皇家气派的三清殿外围罩着一个简易的棚子,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棚下庑殿顶建筑的雄伟气势。

  “在揭取、迁运和加固修复过程中,多选用了久经考验的传统材料,一般情况下,几百年内只要没有潮湿、雨淋等外力作用,是不易发生变质、变色、老化的。”曾参与设计并亲自组织整个搬迁过程的古建专家柴泽俊说。

  然而,目前三清殿已经较长时间出现了漏雨,一些专家学者不断反映的壁画褪色、起甲等问题引起了当地文物工作者的注意。

  “永乐宫壁画是无价之宝,有了病变苗头就应经解决在萌芽中,等问题严重了就是我们的失职。”刘晓霞说,他们现在急需要一套先进的科学仪器,找到壁画受损害的原因和受损程度,以便对症下药。

  目前,芮城永乐宫文物保管所已经做了有关永乐宫修建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预计2013年将投资700多万元对宫中元代建筑进行整体修缮。此外,文管所做的永乐宫壁画监测方案也已经立项,正在审批中。(记者王学涛 王菲菲 胡靖国)(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