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上海)秋拍于非闇作品赏析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作品风格鲜明,并注重艺术和内心修养与全面结合的融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大家。绘画书法的结合,是一位全面的文人气的书画名家。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线条挺秀工致有力,设色强烈不失沉稳,典雅清丽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将在荣宝斋(上海)2012年秋拍中亮相的《牡丹》、《梧桐鸣蝉》当属于氏工笔花鸟精品。
《牡丹》为于非闇应其女弟子俞致贞之邀而绘制的,画面署“致贞女弟拂暑,非闇。”在一尺见方的扇面上包罗万千,美不胜收。于非闇爱画牡丹,他曾在一幅牡丹图中题曰:“种牡丹三十年,画牡丹近二十年,形神兼至,自觉尚隔一尘,书以答客问,何以只管画牡丹……”其工笔牡丹富丽堂皇,深受世人喜爱。此画以双钩重彩法写成。图中绘红白粉蓝牡丹各一,或怒放,或含苞欲放,其绰约姿容颇似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赵粉与洛阳红。在画法上设色古雅,绚烂艳丽,除蓝花钩金之外,其余均以淡墨双钩,用笔刚柔相济,准确娴熟,笔笔到位,满纸生机。蓝白粉花头前后左右盛放,大红的花苞破叶而出。牡丹之花叶法全出自宋人,线条劲健,赋色浓郁,透明而润泽。其层层晕染的花瓣轻盈滋润,典雅飘逸,妩媚中透出一种空灵,整个画面雍容华贵,得之天成矣。配合画面左上侧清劲有力的瘦金书长题,更显生动自然,将宋人笔意与造化之奇融为一体。
《梧桐鸣蝉》呈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画面绘折枝梧桐一株,树梢挂满了盛开的梧桐花,一只秋蝉匍匐在花瓣上欢快地鸣叫。整个画面布置繁简得当,形象刻画精微生动,线条劲挺有力,极具节奏感。此外,其设色清丽匀净,秀美端严,富有一种宋代缂丝画的装饰情趣,别具古朴的感觉。于非闇抓住了对象瞬间的动态特点,如秋蝉匍匐在花瓣上欢叫的动态捕捉得极为准确传神。鸣蝉画的极为工细,甚至可透过透明的蝉翼看到腹背部,有的地方甚至比真蝉还细,极度逼真。画家笔下的秋蝉用笔工细而不板滞,松秀沉静而又灵动自如,用墨洁净透明,浓淡自然。从中可以看出于氏的工笔画中带有文人写意的韵致,而写生的动力更非一般。
与传世的于非闇同期作品比较,此幅《梧桐鸣蝉》用于题画的瘦金体书法“偶遇旧居见手植梧桐,不及十年均已成材,因作此图。致贞女弟存,一九五七年元月非闇并记。”更是他当时的典型书风,瘦金书特征鲜明而带有行书流便快捷的自然形态,笔画偏细瘦,不如前期的工整,也不似后期的肥劲。此件亦为于非闇为其女弟子俞致贞精心绘制,亦可见师生情谊之深厚。
在书画市场繁荣的今天,于非闇作品市场行情也是逐年升温。在荣宝斋(上海)2012年春拍中,一套于非闇的《花卉六帧》册页以184万的高价成交,高出估价近7倍。从市场角度分析,于非闇作为一代工笔大师,对工笔花鸟画坛产生过深渊影响,其后市必存在巨大升值潜力,值得广大书画藏友关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