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35年收藏名作打造一间书画博物馆
件件精品
张大千、陈子庄、李苦禅、周春芽、李琼久等名家的多幅佳作,成为他“压箱底的宝贝”
他每一件藏品的作者都是中国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少名家出画集时常常要找他供稿
集古斋,是一个收藏室的雅号,在成都的古玩、字画圈里很有名气,只因其中藏品都是张大千、范曾、周春芽等名家作品。可说到集古斋的主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成都市太升南路社区居民徐启彬。
35年来,徐启彬收藏了一大批名家精品,出过两本书画收藏集。收藏让这个书画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专家、行家。
从张大千到周春芽件件藏品是精品
在集古斋内,除了墙上装裱挂出的字画,更多的好东西都装在箱子里,可以说是“压箱底的宝贝”。
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人物》、著名国画家陈子庄的多幅佳作、艺术家周春芽的油画《茶花》,还有李苦禅、陆俨少、李琼久、戴卫、郭汝愚等名家的多幅佳作。除了画作,集古斋里还有书法、扇面和少量篆刻作品。
由于斋内收藏广博,且每一幅作品的作者都是在中国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少名家出画集时常常要找徐启彬供稿。迄今为止,集古斋已先后为《陈子庄画集》《四川省20世纪著名书画家画集》《名家精品》等供稿。
爱好成就专业废品中淘到宝贝
徐启彬是一名警察,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副院长的叶毓中先生称赞他“上班为武,下班为文;亦文亦武,文武双全。”
接触收藏是个偶然。1977年在一次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一次书画家笔会。那是徐启彬第一次近距离观摩书画作品,第一次结识书画名家。后来就开始学习收藏知识,从不懂慢慢变成专家。
由于收藏知识深厚,徐启彬常常能在废品中淘到宝贝。一次,有人收了大批书画,听说他爱好就拿来卖给他,翻找中,一本书里掉出一张小纸片,“只有信笺那么大,上面是一幅简笔山水,落款‘石壶’。”卖画人不知道“石壶”是陈子庄的号,便低价卖给了他。
收藏名家字画坚持四字原则
集古斋的斋名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题写的,收藏的作品不少也都是徐启彬和他的朋友们找名家求来的,他说自己收藏的作品都是真迹。
1984年,徐启彬通过朋友认识了四川画界泰斗、时任乐山嘉州画院院长的李琼久先生,但他整整 6 年不敢开口求画。1990年,李先生到成都小住,徐启彬在朋友的鼓励下买来画册,李琼久先生不久就画完了,还在画册留白处签上“浣花散琦,启彬同志雅嘱,琼久 82岁”。此外,徐启彬对朋友的仗义还为他换来了“深山卧龙”“大观在斯”的范曾书法作品和周春芽的两幅画作。
徐启彬说,收藏要把握四个原则“真”、“精”、“新”、“潜”。真,就是最好从书画家手里,直接要到;精,藏品要精到出处、来历要清楚。目前,徐启彬正在筹备第三本收藏集的出版,他说,“我喜欢交流,但不会轻易卖画。”
华西都市报 记者 彭娅兴 见习记者 张肇婷 摄影 郝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