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精品赏析:齐白石《能同患难只孤舟》

齐白石《能同患难只孤舟》设色纸本 镜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齐白石《能同患难只孤舟》设色纸本 镜心

  这幅《能同患难只孤舟》是中国近代书画大师齐白石的山水画,设色纸本,两尺盈余。画款“能同患难只孤舟,甲子五月,齐璜制。”知其创作于1924年,此时期正直白石老人知名的“衰年变法”时期,山水画极富概括性——物象简少,突出主体,省略琐碎,以勾勒为主,不用复杂的皴法。在这幅作品中,白石老人主要经营画作上下两端,河岸以简笔勾勒,树木弯曲而葱茏。中间水波以中锋写出,看似漫不经意却深谙笔墨规律,生活冷暖的内心感悟从流动的用笔和墨色的节律中可以看出端倪,从右边题字中更可感受到白石老人此事的境况。但整个画面意境开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而一轮红日的出现使得原本冷寂的调子一下子明亮了许多,人也不再孤独,舟也不再摇晃,目标坚定,驰向光明的远方。白石翁用笔虽简,但是却从大量现实游历提炼概括。1902至1909年间,齐白石应友人之约,离开家乡,远游西安、北京、天津、上海、桂林、苏州、广州、钦州、北海、香港、肇庆、安南等地。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公路交通,人们出行主要靠水路,白石沿途做了不少写生。而后他又多次乘船从东海到南海,水到渠成地体悟到“过湖渡海几时休,哪有桃源随远游。行尽烟波身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孤寂厌倦的意境。此情此景,诉诸画笔,供往后的文人墨客感悟人生境界。

  齐白石的山水受众很广。早在1922年,陈师曾与金城赴日筹备画展时就能尽数高价售出。其中花鸟每幅卖到100银币,山水画则更昂,同样是二尺的卖到了250银币。随着衰年变法的演化,齐白石的艺术臻于化境,大写意花鸟与山水都为世人所钟爱,索画者更是踏破了门槛。但是就如白石老人所言:“余画山水,不喜平庸。前清以青藤、大涤子外,虽有好事者论王姓为画圣,余以为匠家作。然余画山水绝无人称许,中年仅自画山图数十纸而已,老年绝笔。”白石山水画,可遇而不可求。

  文/中国书画部 王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