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上海)秋拍精品:郑板桥《兰竹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著名的咏竹诗。历代文人画中,爱竹的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郑板桥以其辉煌的成就而广受世人瞩目,其诗画的背后,无一不是他那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人格的写照。
郑板桥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在创作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他画竹不拘泥於法,重在观察体悟,写出竹子的君子豪气,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为竹传神,为竹写生,以形写神而独具匠心,不仅写出了竹的清雅飘逸,更表达了一种人格的高清,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最後变为“手中之竹”,竹成为天地万物中文人墨客最钟爱的写生对象。其画兰,用焦墨挥毫,以草书的中竖长撇法为之,脱尽时习,“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此幅《兰竹图》中,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郑板桥画的怪石,先勾勒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墨清染,从不点苔,造型如石笋,方劲挺峭,直入云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制胜,给人一种“强悍”“不羁”“天趣淋漓,烟云满幅”之感。郑板桥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花叶一笔点画,画花朵如蝴蝶纷飞,笔法洒脱秀逸,十分有趣,取法石涛而又有所创新。纵观此幅《兰竹图》构图奇险,不拘一格,竹子高耸入云,他笔下的兰花,生在平坡荆棘之畔,生机蓬勃,意趣横生。不仅有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且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在封建专制的时代,这些以“劳人”为重的思想,无不闪烁着民主思想的火花。郑板桥的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板桥画竹还讲究书与画的有机结台,“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他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为此,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言传身教,寄予厚望。他在此幅《兰竹图》中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华髪萧萧两袖寒。写去数枝清挺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怀珍年兄。板桥郑燮写。”他自甘淡泊,不攀附权贵,象竹那样“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真可谓人竹相合,深谙写竹之三昧。他从竹子的劲节坚韧,比喻和旧势力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不仅寓有很深的哲理,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的愤懑之情。
综观此幅《兰竹图》,这是一件日本回流的郑板桥代表作品,经过多次出版和著录,画於郑板桥晚年(1750年),与北京故宫(微博)所藏的《竹石图》毫无二致。从盒上的题字可知,此件作品原是日本大收藏家之一雨山长尾甲的藏品。并在盒上题:“板桥郑燮素抱磊落,不拘绳尺,风流跌宕,所为书画奇趣横生,论者或谓板桥一出古法荡然。夫欲古则不新,欲新则失古,与其泥古而腐,不若出新而活,不必以失古诟病之也。丁丑伏日挥汗雨山长尾甲时年七十四。”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画出了竹的人格,亦或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声名,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去,其“竹魂”犹在。
郑板桥的作品在市场上有很强大号召力,他是扬州八怪中的领军人物,在市场上,其画价一直高过他人。因此匡时2009秋拍“扬州画派”作品专场中,郑板桥绘于1764年的《竹石图》估价700至900万元,最终以1512万元成交,拔得全场头筹。 更甚者2011年瀚海秋拍中一幅郑板桥的《竹石图》以3795万的天价易主,因此此番由日本收藏大家长尾甲收藏、并多次著录的郑板桥《兰竹图》尺幅巨大,画面精彩纷呈,此番亮相荣宝斋(上海)2012年秋拍拍场表现如何,令人期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