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精品《风暴远去》赏析解读

新浪收藏讯 北京艺融(微博)2012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9日在亚洲大酒店举行。届时将呈现“中国油画雕塑”和“私人藏品”两个重要板块,共计500余件艺术精品。
藏民的形象几十年来深印在艾轩的画布上,尤以藏族女性题材最为知名。他用类似于肖像画的形式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在了高原的自然背景之上。在他的作品中,画面的色彩让人物与自然相互协调,天空、雪域和人物融为一体。
创作于1992年的《风暴远去》是艾轩藏族题材中的精彩之作,艺术家用蓝灰调子,传达一种凄婉的情绪。画面中依窗女孩的唯美姿态、忧伤深邃的眼神、沉默无语、静静凝视,窗外隐约透露着白茫茫的雪域荒原。莫名的孤独渗透在少女形象和整个画面气氛之中。少女留给观看者的只是小部分的侧脸,朦胧地面庞回避了直白的感情流露留给观看者更多的猜想。艾轩将自己的情感色彩蕴藏在画面空灵的构图和神思中。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把孤寂的抒情和神秘将观者带进有宗教情绪和神秘气氛的艺术世界中。这件作品的画面元素极为单纯,但笔法洗练而精致,以分明的轮廓线很好地完成了空间的分割和色调的微妙变化,营造空间丰富的诗意境界。事实上,艾轩能够在众多以青藏题材为生的当代画家中独树一帜,就在于他作品的含蓄之美,把观看者带进悠远、成精而神秘的艺术气氛之中,以意念的发挥和形象的象征,其艺术的感染力显得更为强烈。
画面中的女孩是藏族女孩琼白,是艾轩上世纪90年代初在阿坝发现的。“有一次去阿坝,我需要寻找模特,就去一个民族学校。下课的时候,孩子们飞快地从教室跑出来,“我一下捕捉到一个女孩,她的眼睛很特别。她就是琼白。尽管她用头巾蒙着嘴而且还低着头,但是她出门的一刹那,她的眼神还是被我捕捉到了。我特别想表现这种眼神,不仅是纯洁、清澈,还有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盼和渴望。”
至今艾轩还珍藏着琼白给他的厚厚一沓信。“琼白当时大概16岁,她很内向,比较低调,挺懂事,骨子里心气很高。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相互通信。我曾多次邀请她到北京来旅游,还为她的今后做过种种设想。不知怎的,却一次次落空。最后,通信中断了。我去阿坝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寻找她,才知道她已经结婚。她为了给阿妈治病,为了供妹妹读大学,也为了自己的生计放牧100多头牛,她变得特别现实。她哥哥带我们到一个小屋---琼白自己的新家,挺荒凉的,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小屋后面严酷的地平线。我再一次感受到人的渺小和命运的多变。”
一切都变了。琼白最大的变化是心理上的,她由于疲惫辛劳而变得漠然和麻木。她成为一个跟自己的祖辈们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在等待日出和日落的最普通藏族女性群体的一个。
多年以来,艾轩的一系列油画中的人物一直处于一个事件、一种情绪的过程中。西藏雪域高原是他永远的做画空间与背景。一个藏族小女孩或是一个青年,站在寂静又纯净的冻土带。那些人物有一种苦难美,让人爱怜和同情。他们在思考什么,又凝望什么?实际上,这表面上的宁静正是他们心理上不平静的一种反映。
艾轩一次次将纯真幼稚的藏族小姑娘置于一个非客观化的背景中。随风摇曳的乱发中,无助的大眼睛闪烁着明亮和忧伤。它有一种冲击力,让我们直接对视着他给我们的主题,对视绘画的故事和它的冷峻内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