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秋拍首次推出当代书画专场



2012秋拍,北京匡时(微博)将首次推出“当代书画专场”,这个专场将推出将近100件当代书画作品,依据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不同方向的探索,分门别类的整体推出,既涵盖了王子武、范曾、刘大为、田黎明、冯远、刘庆和、江宏伟、徐累、武艺、李津当代水墨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又同时包括雷子人、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年轻新锐的水墨作品,北京匡时希望通过这个水墨专场全面呈现当下的水墨景观。
新中国以来,中国画、水墨、新工笔、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这些几十年来不断被推出的同时也不断被遗忘的“概念”,“概念”对于当代创作却可能是不断凝聚、推举、沉潜。艺术史的积淀也莫过于此,所谓“体达会通”,当代画家对当下的思考和探索可能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他们的所思所想为见证当下的生活。
作为“概念”的水墨画是一种负担,因为他对“材质”、“文化性”、“技术”的强调,平实的呈现作品反倒是诚恳的态度。在这一专场中我们努力挖掘当下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作品:江宏伟老师的绘画是强调“绘画性的”,他也是少有的对于西方绘画体系有清晰认识的国画家,也许由于这种认知结合他对于宋代工笔画的研究,这种不谋而合造就了今天的当代工笔的创作格局。这件江宏伟《春》是一件探索大尺幅工笔画成功之作,也为他下一步的创作方向点明了方向。徐累老师这件《回音壁》的作品将宋徽宗《祥龙石》与古希腊雕塑并置,一直是他对于东西对话的思考的延续性创作,徐累老师也正是通过图像的角度展开对于领域的思考。
张见《徙》这件作品让我们见识了张见这位“图像的诗人”的才华,诗意栖居于这样一个画面,未知和纯粹日常场景构成了玛格丽特式神秘想象。法常、八大、莫兰迪都是画静物的高手,高茜的叙事手法可能更接近于莫兰迪,敢于如此简洁布局的画家少之又少,高茜的《香奈儿5号》,无疑是沉静的、奢华的,更接近了当下心态的真实。另外此次新工笔版块的姜吉安《杯子的三个角度》、徐华翎《香》、郝量《思维的两极》、萧旭《现场》,都是值得关注的精品力作。
水墨领域的探索肇始于八十年代,笔墨的争论的淡去,“形式主义”为我们当下的创作提供绝好的脚本:贾又福先生是当代水墨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在不断的黑白灰之间的探索,也逐渐奠定了贾又福的形式语言,这件《梦思》也是一件将水墨探索发挥到极致的作品。
一直以隐士状态出现的沈勤却是“89中国现代大展”中的一员,沈勤这件命名为《风景》的作品,依然是那种寓于江南的景色的描绘,疏淡之中的高洁正体现了一种“沉静的疯狂”。
陈平这件山水作品应该还是他《费洼山村系列》延续性的探索,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山水更加应景。常进先生的《雪景山水》的创作是他用现代笔墨追寻古意的,而同样作为山水创作的党震却显示了异样的格调。绘画能力超强的党震,选择了色彩的方式来呈现“山水”,他的山水创作更接近于风景的创作。彭薇《汉宫秋色》将平面的图像创作转向立体,冷淡的水墨贴近身体的温度。黄丹是当代水墨创作中的佼佼者,这件《白塔寺》的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灰色墨块,大方而统一,骑马涉水衬托出一种盈盈古穆之气。当代水墨中还有雷子人《花落》、马骏《观望》、王璜生(微博)《游象系列》值得关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