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鉴定就像侦探破案
“文字鬼才”马伯庸推出的小说《古董局中局》,最近激起了读者的阅读胃口。马伯庸说:“古董鉴定就和侦探破案一样,都需要过人的眼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知识,从一个疑点出发,推演出整个事情或者一件器物的真相。”
《古董局中局》从民国文物大案武则天明堂玉佛头失窃案展开,主人公许愿是北京城琉璃厂一家古董店的店主,为了侦破这个案件,卷入了古董江湖的恩怨情仇。书中涉及众多古董如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本书堪称“高知识含量”的小说,书中涉及到很多鲜为人知的专业知识,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如“包浆”,古董术语,在古玩表面浮起的一层光皮。真正的古旧东西,上面泛起的光泽沉稳内敛,摸上去似乎有一种温润腻滑的手感这是无论如何也伪造不出来的,那些新造的赝品再怎么模仿,也只能泛起贼光。鉴定古董,包浆是个很重要的手段。再如“借钩钓鱼”,是指骗子会借一件不属于自己的古玩,勾住有兴趣的买家,迫使他不断投钱,最后骗子突然甩钩走人,让买家落得钱货两空。《古董局中局》甚至涉及了位移密码、摩斯电码、PS术……让人叹为观止。
马伯庸坦言,为了写《古董局中局》,他常跑去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场潘家园蹲点,每天都听八卦掌故。接触多了,慢慢地就找准了方向。马伯庸称:“我很喜欢古董,但只在精神上玩古董,就好像我喜欢看足球,但很少下场去踢一样。《古董局中局》这部书,胎体传自大唐,釉色上于民国,最后由马伯庸窑烧制而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