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界乱象缘于大师泛滥
10月23日新华社发文披露了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市场乱象,可以用“大师”遍地、没有品牌、仿冒成风、地摊唱戏来概括,这则新闻令人感慨唏嘘,中国陶瓷界“圣地”,如何沦落至此?
景德镇有瓷都之名,是因为在宋元以后,此地创造了中华瓷器业生产的辉煌;近代以来,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带动了该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景德镇由“镇”而变成了地厅级的市。不过,景德镇陶瓷市场乱象让“地摊”市场唱了主角,显见该市已倒退到了“镇级”的水平,此一情状,对“瓷都”名声的“杀伤”甚大,惜哉!
据说现今在世界市场,中国的瓷器无论是品种质量、精致度、多用途、产量等方面已不占优势,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瓷器外观精美、款式出新、品种繁多,已对中国的瓷器业构成了挑战。我们呢?这些年除了“大师”产得多之外,其他方面的进步却不及人家快,这样,瓷都的“大师瓷”走向地摊也就是非常必然的事。
景德镇瓷器乱象虽出现在景德镇,但其根源却在某些行业滥行的“大师制度”。本来,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大师是代表了学问方面的博大精深、或具有几个专业领域的权威,做人方面诲人不倦、桃李辈出、德高望重,凡达到此两方面最高境界的,方可被尊以“大师”称号。现在,在大多数知识领域,例如科技界、文学界、戏剧界、哲学界、经济学界等,能被敬称为“大师”者少而又少,两院院士有几个人获大师称谓的?戏剧界那么有名的艺术大家尚长荣,至今也坚辞大师称谓。然而,在围棋界、工艺美术界、陶瓷界,却公然盛行着一种“大师制度”,这“大师”头衔不需要学问知识的博大精深,只要在某一领域取得专业成就即可,例如在围棋界,赢了几场围棋、得了大赛冠军,二十多岁的小姑娘,除了围棋、其他文化领域都不涉及的人,居然就被授予“大师”的职称。工艺美术界也是一样,没有更多学问的艺匠,只是在某一方面有获奖作品,也能当上什么“大师”。陶瓷界大概念属于工艺美术领域,自然也就“大师”满天飞,更不要说其中还有未经任何主管权威部门认定的“自定大师”了。景德镇瓷都只是个中等城市,如今却弄得“陶瓷大师满街跑”,据说,仅2012年参加申报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人员就达160人,从这些“准大师”人员的自信中,可见工艺美术大师职称的颁授之滥,看来,这个领域的“大师”,比围棋界的“大师”更加下三滥;大约围棋界痛感于“大师”贬值或“大师”头衔不过瘾,故又更进一步引进了“棋圣”制度,要像齐天大圣孙悟空那样“成圣”了,但“棋圣”真是圣人吗?圣人是什么?而“大师”遍地、瓷业走向地摊景德镇,更是绝妙的讽刺。
景德镇之所以兴,一是该处瓷土质量上乘,二是前辈艺匠在工艺上的精心烧制;至于上面画点图案、将瓷器做成怪模独样,那其实也是“普通活”,其技艺难度、艺术创造力不会超过画家、雕塑家。所以景德镇瓷器,关键在于精心选瓷土、精心烧制这两条。而瓷业向现代产业的发展,则应朝多用途、多品种方向拓展,这就需要有现代科技含量,中国当代陶瓷业的与国外陶瓷业的差距就在这里,不客气地说,中国陶瓷业还停留在工艺美术阶段,尚未进入高端科技领域,尤其是应用上,中国基本尚限于生活用陶瓷、收藏用艺术陶瓷,还不是有高科技含量的陶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的介入,不是靠“大师水军”满街跑。
所以,工艺美术界(含陶瓷界)、围棋界等领域,该让“大师制度”歇菜了,这几个领域“大师泛滥”,已经把大师的这个称谓贬得一钱不值了。陈云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