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红石雕散发新光彩

  作者:记者 周喆 通讯员 李金儿 孙立国

  红石,仅存于河上伟民村西山上,是河上特有的珍贵石材。经过岁月的雕琢,西山红石雕刻技艺在河上发展起来,如今已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珍粟红石是一种质地凝练、色泽暗红如酱的石头,为雕刻的上品。有专家把珍粟红石与驰名中外的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相比,认为它金石味更足,抛光后亮泽,神韵更为端庄。这种珍粟红石,早在元代就被世人所重视。当时的大画家王冕刻印所用的“花乳石”,用的就是珍粟红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包括书法大家沙孟海在内的大师们,专门下乡验明该石头的“身世”:这种石头形成于7亿年前,为目前所有印石中形成年代最久远的石材,属于稀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上世纪70年代,伟民村办起了一个石艺雕刻厂,在村里招收了30多名年轻人当学徒,并聘请青田的艺雕老师进行指导,由此开始开发西山红石雕刻技艺。西山红石雕曾盛极一时,朱尧平、王泉元、叶瑞堂、朱祖良等民间艺人极大地发扬了这一民间技艺,所雕刻的印章、生肖、佛像、茶壶、花鸟山水等艺术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如今,朱尧平、王泉元、叶瑞堂、朱祖良等民间艺人依旧在从事红石雕刻,几位民间艺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红石雕刻这一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