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晒工资”最文雅:各种官级工资写进诗

白居易诗意“晒工资”

“男人的钱包,女人的年龄”,这被视为现代职场中的两大秘密。不过,在网络上,很多人热衷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都展示出来,网称“晒工资”。其实古人也有工资单,也会拿出来晒!

《汉书》曾记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晒工资,只有可怜的“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钱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铢钱。这些就是东方朔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所有薪水。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晒工资最为文雅,选用的大都是简单优美的诗句,不仅抒发了感慨,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数据。他曾把自己一生中做各种官时不同级别的工资都写进诗。

白居易早年做户曹这类小官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三十五岁时官至县尉,他写下《观刈麦》,诗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对自己不干农活却能有三百石的俸禄,甚是惭愧。

三十七岁时,他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诗中写道:“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五十岁时,白居易官至杭州刺史,此时的薪水让他的生活颇为安逸舒适:“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五十四岁时,他又当上了苏州刺史,他在《题新馆》中记载:“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待遇确实不错。

此后,白居易工资年年看涨,官职太子少傅时达到顶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不仅工资高,而且还相当清闲自在,羡煞旁人。在临死前,白居易还念念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到了宋代,官员的工资最为优厚,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因此宋代大小官员大都锦衣美食,生活奢华。宋真宗曾首次大幅度给官员们加薪,到了嘉祐年间,宋仁宗又正式制定“禄令”,宰相、枢密使月俸三百贯,据当时每石米价约六七百文到一贯文折算,得出宰相的月薪相当于现在的9万元人民币。

眼下,人们闲暇时上网晒晒工资也无可厚非,只是不妨也晒一晒自己的能力,将其视作提升自我的动力。

刘亮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