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专题调研组赴巴中考察米仓古道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高度重视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于2012年10月21日至24日,组织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专题调研组成员、蜀道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30余人,对米仓古道(南江、巴州区段)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组是在结束子午道陕西安康段的考察后专程来巴开展米仓道调研工作。调研的主要内容是:米仓古道沿线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米仓古道文化线路的价值和申遗的意义;米仓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的进展情况;米仓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进一步推动米仓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重点考察了南江境内的两河口、截贤驿、古琉璃关、蒲涧太子洞、南江博物馆、二洞桥段遗迹;巴州区境内的水宁寺石窟造像、恩阳古镇;市内南龛石窟造像、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随后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了座谈会,对米仓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的概念性研究、价值评估、整体保护和申遗对象、内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对米仓古道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米仓古道文化线路各个时期文化遗迹遗物的价值和支撑蜀道文化线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桥桩孔、栈道孔、修建古道碑刻、隋唐时期石窟造像、恩阳古镇等文物点,给予了极高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蜀道文化线路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迹精品,在全国的古道路中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恩阳古镇在全国古镇中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原滋原味的古镇,是中国古镇文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古镇。
  调研组就如何做好米仓道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要求蜀道申遗从中央到地方各自承担责任和义务,要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统筹协调蜀道的保护与申遗的关系,科学合理规划,服从大局,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古蜀道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力争申遗成功。调研组对巴中的米仓道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工作主动,成效明显,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加此次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和蜀道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卞晋平;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原主席刘德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理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韦建桦;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王天增;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原副书记何虎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秘书长黄小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杨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毓芳;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赵静;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朱小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齐欣;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爱菲;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燕妮;全国政协机关事务管理局巡视员张振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王合忠;陕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梁和平;陕西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雷湛;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邦凯;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钟钢;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秘书处主任科员邵军以及卞晋平副主任秘书黄凯,刘德旺副主任秘书冯勇,李晓东副主席秘书韦文祺等。(巴中市文物局  汪信龙 )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