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玉的开采方式

  根据岫玉的产出类型,岫玉的开采有两种方式:一为掘采,二为捞采。

  掘采:清代至民国年间采玉方法十分落后,主要以锹、镐、钻、凿等工具,在地面上发现地苗后,须先“扒岇”(即挖去浮土),再掘坑取玉。如遇地下水涌出,则以柳罐斗将水汲干。遇有大块玉则以凿钻孔,装上炸药破碎。因此所得良玉甚少,多被震出纹绺,不堪雕琢。1957年成立玉石矿以后,采玉工艺基本上是沿袭旧式手工作业,露天开采。60年代后,修建了矿山专用公路,架设了专用输电线路,增设了空压机、卷扬机、凿岩机、抽水机等矿山设备。70年代,逐渐转入井下开采,基本实现采掘、运输机械化。80年代后,又引进灌入式、涨药法等开采新工艺、新技术,使玉石的利用率比爆炸法提高20% 。

  捞采:细玉沟玉长久被人们称为“无根之玉”,因此细玉沟向无采场,人们习惯沿河采玉,并称作“采河磨”,采出来外包石皮、内藏美玉的玉称为“河磨玉”。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水中采玉的同时还不时在河两边的谷地、砂砾及山表层获得外包石皮、但已呈风化不及河磨玉外表那样光滑的“石包玉”,这种开采方式叫做捞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