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伟:小物件亦可以赚取大价钱

  策划/毕武英  文/本刊记者

  毕武英 李晶  王宁 杨艳丽  吕佳静

  春拍结束后,2012年的秋拍似乎已经被业内断言将是一个相对寒冷的拍卖季,不容乐观的经济面,查税风波的信心冲击,知名公司布局香港,逐渐将一度火爆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冷静。

  本刊在今年秋拍来临之前,通过对一线艺术品经纪人、知名收藏家、拍卖公司掌舵者等众多圈内人士的采访,试图探究在这个冷静秋拍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曾经的辉煌、困惑、瓶颈以及机遇和未来。

  文/本刊记者 杨艳丽

  赵庆伟表示:“我尽量还是做低成本的投资,不去追涨,杀跌是可以的,在拍卖市场也是保持一致的。哪怕将来出现低潮的时候,我几乎任何价格都可以出手,而不会太亏,也就只不过少赚一些,还是比较注意安全的。如果太高我就停止了,开始换项目了。”

  记者:您收藏的种类较多,在众多的门类又是如何做好收藏规划的?

  赵庆伟:收藏主要看效率,例如一样东西能涨10倍,我就买它。比如1元的东西,卖10元还是比较容易的,而往往这种东西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在着急发财,不太会在注意价位太低的投资,但恰恰中国市场的这类东西很多。我不在乎它是什么,主要关注他的稀少性、文献性、可增长性。这就造成我买东西很杂,我不在乎他增值多少,需要耐心等待。特别好的,自己可以留着。也可以跟有兴趣的人合作,做这么样的一个机构。

  记者:您作为业内资深人士比较关注今年秋拍的哪一板块呢?

  赵庆伟:在拍卖这块我现在关注的都是现当代的东西,如插画、连环画、手稿。

  记者:最近,不光是艺术圈的人谈到经济萎缩,包括很多其他领域的也都提到这个征兆,这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市场的整体氛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赵庆伟:这个影响是相当大的,前后两次调整,只是信心造成恐慌,大把银子还是抓的起来的。当时有好几个大藏家跟我聊天恐慌什么呀,手里都有钱,怎么能跌呢?这是一种假象,果然4、5个月就缓解过来了。现在不同,真的没钱。不像过去手里有钱,想怎么买东西都行。藏品高度饱和状态下,不能卖出去,就得调整藏品结构,否则价格可能真的就下来了。有时必须得卖出去,要不无法周转手头资金。

  记者:现在藏家普遍的心里是“跟涨不跟跌”,但其实也有真正的藏家会在市场低迷时出手,甚至可能也会遇到好的东西,那么对于有实力的藏家,秋拍会不会是出手的良好时机呢?

  赵庆伟:如果大盘真的崩了,就不会限量,无限价往出卖。现在看起来,不是这样的,就是很多人捂盘了,就是到处坑爹。例如某个作品拦腰斩了,藏家来买却没有货,是一种空跌,无人肯把好东西拿出来卖。这段时间的调整是一种假象的调整,因为真正的调整是无论给多少钱都得卖,拿到现金,决不留画了,这是真的崩盘了。但现在不是,市场一跌,一下子东西都没有了,暂时看起来还是虚假的,如果明年还是这样,大家可能认可“真的是跌了”。现在所谓“跌了”,就是不成交,便宜了谁也不会卖。

  赵庆伟的投资理财方式不失为一条比较可行之策,如今,藏家们需要比量的东西很多,比眼光、比耐心,比发现新事物的时间差。熊掌、鱼翅虽好,并非人人有份,揣到自己腰包里才是真的好。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小物件亦可以赚取大价钱。

> 相关专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