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将建独立古籍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昨迎来110岁生日

  本报讯(记者 于静)在昨天举行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典上,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透露,北大有望于明年开工建设独立的古籍图书馆,并改造现图书馆的东楼。按照目前的构想,改造后的图书馆将拥有“变形金刚”式的空间、家具和设备,可根据需求移动组合。

  改造后图书馆可约会小憩

  目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建成于1998年,全馆总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截至去年全馆印本馆藏总量已逾千万册,其中总馆收藏近800万册。据介绍,目前改造图书馆东楼的设计方案正在制定中,目标是建成大气节能的绿色建筑,建筑装修风格上力求做到精致、富有创意和美感。

  朱强表示,新图书馆将建成模块化的结合体,即“变形金刚”式的设备和空间安排,家具可以移动,讨论室的空间可以伸缩。“读者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都能随手取阅书刊,操作屏幕,欣赏名画和艺术品。除检索信息外,读者还可在图书馆内学习、办公、开会、交友、参观、体验、欣赏,甚至约会、小憩。”朱强说。

  此外,改造后的图书馆东楼将在书库的恒温保湿、文献修复、自动分拣、精确传输、物联定位、安全防卫方面,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

  古籍图书馆面临未名湖

  北大图书馆目前共藏有150万册古籍,8万多件拓片,居高校之首。朱强透露,即将建设的古籍图书馆坐落于现图书馆的正北侧,面临未名湖。建成后将为古籍的展示、保存和修复提供更多空间和条件,让古籍更好地发挥服务研究的作用。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昨天在建馆110周年庆典上提出建议,今后北大购买古籍珍本时,应由各学科专家组成委员会提供意见,并与相关院系共同研究决定是否购买,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

  安装无人值守信息查阅终端

  朱强介绍,北大图书馆已经安排学科馆员走入院系,承担“教师助理”的责任,由专业课教师分拨课时和环节,为学生讲授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索服务和信息素养培训。

  北大还计划在校园内的宿舍、银行、理发店等有闲置和等待时间的公共空间,安装无人值守的图书馆信息查阅终端。并考虑在教学楼安装大屏幕阅报器,通过移动服务把传统的阅报服务前移到校园空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