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发现人骨遗骸玉器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4日电(记者 于嘉)近日,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内蒙古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出土大量非正常死亡的人骨遗骸和精美玉器。考古专家表示,这些人骨遗骸和玉器的发现在史前遗址中极为罕见,并为揭示这处聚落被废弃的原因、复原史前人类生活原貌及研究古代玉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

  哈民史前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北靠新开河,南望西辽河,介于大兴安岭南麓与松辽平原之间,年代距今约5500年。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开始对其进行大面积有计划的考古发掘。

  据考古队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在2012年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共发掘1700平方米的遗址面积,清理房址11座、墓葬6座、灰坑18座、环形壕沟2条,出土遗物达500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非正常死亡人骨遗骸和精美玉器。

  吉平说,考古人员在5座房址内共发现50具人骨遗骸,它们大多凌乱堆放,并且有被火烧的痕迹。同时,2条具有防御功能的环形壕沟内还出土7具姿态各异的人骨遗骸。“这些都展示了遥远的史前年代这里发生过一场杀戮或瘟疫,对解释这处聚落的废弃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44件玉器,均出土于房址内。主要器形有玉璧、双联璧、勾云形玉佩、兽首匕形器,以及各种坠饰,其中一件匕形器长15厘米,选料讲究,制作精美。值得一提的是,兽首匕形器、方形玉璧在此前的同时期史前遗址考古中从未出土过,属于哈民遗址独有的发现。

  “这些玉器大多发现于人骨附近,可能被当时的人们所佩戴,也可能是史前人类某种身份的象征。而且这处聚落很可能遭受过巨大灾难,导致它在极短时间内被废弃,从而使大量玉器被瞬间埋藏,至今保存较好。”吉平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