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连散落着1773处文物史迹

10月24日,与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联手推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大连首个文保条例全解读”专栏报道,引发众多文物迷、文保志愿者的广泛关注。“到底什么是不可移动文物,它和我们通常所指的文物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大连有多少不可移动文物,都分为哪几类?”一时间,本报及文广局接到了不少咨询电话。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文物专家,请其给以解答。 

不可移动文物基本都是史迹  

文广局相关专家介绍说,根据文物存在的形态,可以将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其中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上都是文物史迹,如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遗址、古墓葬、近代现代重要建筑、纪念地等。这些史迹一般体量大,不能或不宜于整体移动,不能像馆藏文物那样可以收藏于馆内,并轻易移动。 

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馆藏文物和流散文物。它们体量小、种类多。根据体量的大小和珍贵程度,分别收藏于文物库房、文物柜或文物囊匣内。根据保管、研究、陈列的需要随意移动,变换地点,这对其本身价值不仅没有影响,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可移动文物主要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漆器、工艺品、书画、古文献等等。 

界定是为了更好保护 

专家指出,对不可移动文物作出界定,有利于一切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履行义务和责任,更好地保护各类不可移动文物。 

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大连市首个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在第三条中,采用列举的形式对《条例》所指不可移动文物做出明确界定:“本条例所称不可移动文物,是指文物主管部门依法认定的下列文物:(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社会和生产发展变迁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同时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11年完成的大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全市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73处,其中古遗址类813处,古墓葬类262处,古建筑类99处,石窟寺及石刻类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590处,其他类1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