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500件

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将拍卖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不断传来圆明园文物因遭抢掠流失海外的消息令人痛心,而这些文物散落国内民间的遭遇同样不堪回首。
继英法联军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后,民国时期,军阀、官僚、政客又大量盗走园内文物,用以修建私人别墅。 “文革”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搬取圆明园内石件。经过百余年的破坏,圆明园里的文物,除了部分断壁残垣,其他都已荡然无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散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有500件。
北京大学(微博)
安佑宫华表
北大校址现在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燕京大学的校址,对于圆明园文物,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北大在一份 《北大校园引导参观资料》中对校园各处的圆明园文物大大方方地进行了一一介绍:石麒麟、翻尾石鱼、龙云石都是当时的燕京大学向这些物件的拥有者——光绪帝的四弟载涛买下的。至于北大西门内、办公楼前的华表,北大也说明,这是当年燕大强行从圆明园拉走的。
圆明园安佑宫门外,原竖有两对华表,除北大那对外,一对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院内。安佑宫华表为汉白玉石雕,刻蟠龙云气,柱围316厘米,通高约8米,下为八角须弥座,其规制与天安门前华表相仿。
1925年,燕京大学的翟博牧师派人跑到圆明园强行支架、起运安佑宫前的两对华表。当时的北郊警察分署署长亲自到现场阻拦也无效。
安佑宫两对华表被运走,三根到了燕京大学,另一根则由京师警察厅运往城里,一度被闲置在天安门前。1931年,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岸建文津新馆,才将燕京大学多余的华表和天安门的那根一块搬到了那里。因为搬运时候阴差阳错,两对华表都没成对,现在北京大学和国家图书馆文津分馆的华表都是一根粗一根细。
安佑宫石麒麟
安佑宫石麒麟原在圆明园安佑宫门口,现在北京大学办公楼前。这一对石麒麟,早先安置于圆明园大宫门前,刻成时间不晚于雍正三年 (1725年)。乾隆六年(1741年),修建安佑宫时,此石麒麟被移至安佑宫,大宫门则新做铜麒麟一对。 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建校时,这对石麒麟被移至校园中,今为北京大学西校门内办公楼前装饰物。麒麟高174厘米,另有98厘米高的须弥座。石料坚实,刻工细腻,体态逼真,至今线条、纹样仍十分流畅清晰。
谐奇趣翻尾石鱼
在北大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一尾翻尾石鱼同样也是圆明园遗物。此石鱼原位于圆明园谐奇趣楼南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正中,黄褐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口内喷出水柱,可达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内,还有铜羊、鹿、鸭以及石刻花瓶等喷水机关,一齐喷水时,蔚为壮观。如今,红褐色、扬头翘尾的石鱼,已然成为未名湖一景。冬天时,为了防止滑冰的人踩踏石鱼,北京大学会用笼子把石鱼罩起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