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落成开馆

  10月29日,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开馆。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湖州市委书记马以、副市长闵云,安吉县委书记单锦炎、县长王树,国家博物馆、多个省市县博物馆馆长及国内外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落成典礼由浙江省文化厅巡视员鲍贤伦先生主持。

  安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位于安吉县城中心的昌硕公园,建筑总面积15141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四层;建筑工艺上采用太阳能、自然采光、水循环等一系列先进生态技术;馆内共分为生态厅、历史厅、铜镜厅、临时展厅四个展厅。“十二专题馆”是安吉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吉竹文化生态博物馆、安吉白茶生态博物馆、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鄣吴竹扇文化生态博物馆、上马坎古文化遗址生态博物馆、安吉古军事防御文化生态博物馆(在建)、龙山古墓葬文化生态博物(在建)、郎村畲民生态博物馆、石龙林业生态博物馆、马村蚕桑生态博物馆、天荒坪生态能源博物馆、安吉现代竹产业生态博物馆。“多个展示点”是指分散在各级乡镇村的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博物馆”。

  下午14时,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安吉论坛在安吉美林度假村三楼1号会议厅举行。论坛上,单霁翔作生态博物馆建设主旨演讲;王树汇报了安吉县生态博物馆建设情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潘守永做《生态博物馆在中国》主题演讲。与会代表也纷纷发言,共同探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之路。

  安吉地处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的对外开放县,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历史上浙江最早的郡治所在地,也是山民、畲族等特色多样性民俗文化赋存地,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浙江省文化先进县, 一直秉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进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安吉特色的生态经济强县之路,确立了在全国生态文化和生态经济的领先地位,成为我国东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首选地。

  近几年,安吉开始了建设“安吉特色”生态博物馆的探索。在此期间,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后4次来安吉指导检查生态博物馆建设;2011年7月,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安吉召开,安吉生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安吉生态博物馆围绕当地特有的自然、历史与人文生态,融合了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于一体,开创了“第三代生态博物馆”的新形态,在展示规模、展示内容、展示模式等方面开创了新模式。

  在展示规模上,安吉生态博物馆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县域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展示内容上,安吉生态博物馆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有机融合,不仅展示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还把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中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一并纳入展示范围,使生态博物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在展示模式上,安吉生态博物馆采用“一中心馆(信息资料中心)——十二专题馆——多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的馆群框架结构,包括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现代产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安吉生态博物馆将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向外延伸与拓展,突出其“体验、示范、审美、链接”等作用。

  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成,将更好地保护安吉的自然环境、竹林资源、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保持地方传统民风、民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积极推动安吉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忆、弘扬、传承和普及,使安吉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肥沃的生活土壤之中并得以生机勃勃地发展与延续。安吉生态博物将成为介绍安吉过去,展现安吉当今,启迪安吉未来的文化地标。(安吉县文广新局 刘娟娟  邱晓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