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330万年前南方古猿具有树栖特征
新研究发现330万年前南方古猿具有树栖特征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330万年前人类祖先是半人、半猿生物,他们能够在地面上行走,在树枝之间“荡秋千”。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揭示了南方古猿“露西”的详细特征,同时,一具3岁的女性南方古猿——“塞拉姆”,成为这项研究的聚焦点。迄今为止,塞拉姆是南方古猿中最完整的骨骼结构。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泽雷塞纳伊-阿莱姆塞吉德说:“塞拉姆和其它南方古猿腰部以下非常近似人类——髋骨、膝盖和足部,但是腰部以上却近似于猿类——躯干、长手臂类似大猩猩的肩胛骨、突出的鼻子、较小的大脑和没有前额的头骨。”
美国加州科学院人类学馆馆长阿莱姆塞吉德和中西部大学解剖学系副教授大卫-格林彻底检测了保存完好的塞拉姆骨骼结构,最终做出这一研究报告。2000年,阿莱姆塞吉德在埃塞俄比亚迪基卡地区挖掘发现这具南方古猿骨骼。
研究人员注意到塞拉姆的两个完整肩胛骨,这是像纸一样纤薄的罕见骨骼化石。因此,在一种已知或者关键物种骨骼上发现完整无损的部分是一项惊人发现。
通过分析这些骨骼的外形和功能,暗示着南方古猿拥有类似猿类的肩胛骨,暗示着他们具有部分树栖生活方式。格林解释称,在 塞拉姆生命期间,南方古猿广泛分布在非洲东部,占据着丛林环境。在这种栖息环境中,塞拉姆和她的亲人们直立行走从一个地点抵达另一个地点,但同时具备着树 栖生活方式,从而确保他们能够在树上建造巢穴,躲避掠食者,并获得一定的食物来源。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确保身材矮小的类人生物十分重要,他们没有复杂工具, 却能幸存于充满大型猫科动物和其它食肉动物的危险环境中。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远古祖先的类猿特征并非仅仅是进化过渡,也映射出能够适应于栖息地环境。研究人员称,可以毫无疑问地 说,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接祖先。阿莱姆塞吉德说:“很明显南方古猿是人类进化分支的一个阶段,形成于猿类进化分支,该物种最终进化形成现代人类。我们很难 精确地描述从南方古猿进化至现代人类之间存在多少种物种分支。可能还包括:南方古猿非洲属、傍人属、能人属和直立人等。”
他还猜测南方古猿不太可能是首个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这将解释为什么塞拉姆骨骼表明她行走非常容易,至少与黑猩猩相比。黑猩猩直立行走姿态十分笨拙,这是因为它们缺乏塞拉姆所拥有重要骨盆和下肢特征。
直立行走可能是人类进化历史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而导致多米诺效应产生后期其它进化改变。格林解释称,如果我们观看一下之 后的人类进化,发现早期人为制造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并逐渐增加了对动物蛋白的摄入,很明确两足直立行走确保早期人类使用它们的前肢操作工具,并探索利用地 面环境。环境变化可能促进了这一进化过渡,两足动物对陆地环境的探索,很可能为使用石质工具、制造和狩猎铺平了道路。
格林指出,这种理论是合理的,从而确保了之后人类大脑容量的扩容,这是人类进化的另一个标记性特征。其它灵长目物种可能继续探索树栖环境或者其它食物来源,它们并不需要这种显著的行为过渡,早期人类的这种特征探索新资源,可以解释为什么两足性可以作为一种成功的进化实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