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狮纹玉带是否胡人造(图)

碾狮纹玉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碾狮纹玉带

  遗宝之谜

  解密何家村31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玉带与服装配合穿戴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成为身份的标识,制作精美也是一种艺术品位,何家村的狮纹白玉带銙就是如此。它与其他两副玉带和药物放置在一个银盒里,由方銙13、圆首矩形銙1(扣柄)、带扣1、圆首矩形鉈尾1总计16件组成。盒内墨书称:“碾文白玉纯方胯一具,一十六事并玦”。

  “胯”即“銙”。玦,原本是指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重要的是“碾”字,是指打磨雕琢玉器的工艺技术,碾文,即碾纹,可知唐人对玉器的制作技术和纹样的称谓。从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玉辗龙盘带,金装凤勒骢”的诗句来看,唐代雕琢玉器的工艺称“碾”还是很普遍的。

  方銙、圆首矩形銙上面有俯卧、行走等姿态的狮子纹样,是先雕琢出狮纹轮廓,再沿带銙边沿向内斜刻,将狮纹轮廓以外的空间剔地,使狮纹凸出,然后刻划眼睛、鬃毛等细部。这种平面斜刻剔地的技法似为唐代玉雕所独有。

  狮子在唐代有石雕,还有三彩塑像,铜镜、丝织品纹样上也能见到。这种并非出自中国的动物多由西方诸国朝贡而来,据《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载,康国、吐火罗国、拂林国、诃毗施国、波斯国、米国都遣使献过狮子。玉带是中原王朝官场人物等级的象征,制作却未必都是官府作坊,但奇怪的是西域也制作玉带,而且向唐朝进贡。《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就记载:“贞观五年于阗国王尉迟屋密遣使献玉带”。于阗美玉玉质洁白无瑕,细腻温润。无法论定何家村的碾狮纹玉带来自于阗,不过狮纹与于阗献玉带的联想还是令人深思,或许是胡人玉工所制?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