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玻璃仿制的玉器

  几天前有位朋友拿来一件手镯让我看看,我凭经验感觉它有玻璃的质感。他说:“不可能,买的时候我在玻璃板上做了刻划试验,能够刻划出痕迹来。”说着,他还在我的桌面玻璃板上划了一下,我用手触摸划痕,确实是有点涩感。

  我告诉他,有的玻璃的硬度可以做到摩氏7以上,可以划破普通玻璃,目前要找出唯一确切判定依据,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在侧透射光照射下,我终于发现了手镯中一个很小的气泡。再经过其他测试,我告诉朋友,这确实是玻璃料。

  我给大家一些建议,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辨别玻璃制品的帮助。

  1、由于我们接触到的以普通玻璃仿制品为大多数,它的硬度低于它常模仿的翡翠、和田玉类(软玉)和玉髓等品种。因此用于刻划普通玻璃查看痕迹,仍然是不可少的目测方法之一。同时,注意在待检测玉器抛光表面上寻找破裂气泡小凹坑。因为烧制时,总会有些气泡随机分布于器物表面的位置上,当它被磨掉一部分时,剩余部分作为半球状小凹坑处于抛光面上。

  2、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到“贝壳状断口”。由于玻璃的脆性很大,很容易产生断裂,只要注意细心观察,有时候也能够找到细小的断口。比如在穿系绳的孔眼周围、楞角小于90度及较尖锐的玻璃仿玉器边沿处,常常就会出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断口面是否呈现出玻璃光泽。

  3、细心观察样品的外观。由于有些玻璃仿制品是采用压模工艺制作的,因此所有楞线都是比较圆滑的。再就是高温黏稠熔体冷却收缩时,有时会在平面上出现凹陷部分。还有在不容易被磨制抛光之处呈现出模制痕迹。

  4、判断样品热敏性和导热性。和田玉有个特性是“热稳定性”高,或称为“衡温性”好,就是它自身的常温状态比较稳定,外界温度对它的影响很小。而玻璃的热导率低,当它接触人的皮肤时,很快使人感到它有温热之感。在刚刚拿起样品时,如果没有丝毫凉感,就有是玻璃的可能。

  5、掂重法。就是把待检测玉器轻轻地抛起,细心体会它对你手心的冲击力。这种方法更需要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

  用感观经验来鉴别玉器的真伪,它的正确性与实际经验的多少成正比,难以言传。因此仅用感观经验来鉴别玉器的真伪,既有它的便捷性,更有它的局限性,万万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便妄下结论。最好的办法还是拿到鉴定设备齐全、先进,鉴定人员经验丰富的珠宝玉器鉴定机构做检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