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少平实心瓷作品展开幕

施少平“莫非·一刀”系列作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施少平“莫非·一刀”系列作品

  朱洁树

  早报讯 继9月在“上海当代”的广场上摆了一个“瓷蛋阵”引起小小的关注之后,艺术家施少平很快又推出了另一个系列的景德镇瓷器作品。昨日起至明年3月31日,“莫非·一刀”实心瓷作品展在乙空间举行。

  在新乐路这个曾经的东正教堂内,艺术家精心搭建起一个类似于T台的展示空间,陈列其中的仿佛是瓷器,又恍若是泥土,纤细而稳重,有凌厉的刀锋,扭转的曲线,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斑斓色彩。

  据艺术家介绍,“莫非·一刀”呈现的是泥土最自然的形态,泥坯经过长时间拍打后塑形、切割,艺术家只施一刀,之后的创作便交给了地心引力,泥土在那一刻凝固,停留在某个最完美的姿态。

  景德镇的瓷器或许是身为江西人的施少平一个无法跳脱的情结,这一创作方式在施少平心中也筹谋已久,真正开始实行是在去年11月。当施少平来到景德镇,将心中的想法和当地的艺术家、工匠沟通,却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否决。身为烧瓷的门外汉,施少平的很多创想是专业人士不敢去想的。比如,“实心烧瓷”无法应付巨大的体量,瓷器很容易炸裂,甚至可能毁掉整个窑炉。

  策展人蒋冰感慨地说,“(施少平)骨子里有江西老表的那股‘轴劲’。”他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制订计划,以艺术家的双手身体力行,在经过了不懈的实验,经历了台风、大水、炸窑等事故之后,终于推出了他这一新系列的作品。而他也把起初人们眼中“关于陶瓷的玩票之作”,做成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

  裂痕、倾斜、扭曲,还有无法控制的窑变幻化出的万般色彩,都被视为自然的馈赠,组成了这系列作品的一部分。以“生物艺术”为线索继续着“莫非”系列的创作,艺术家或许也由此领悟到了生命与自然的真谛,多元的可能性、流变的状态,以及在过程中片刻的永恒。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