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醉”“夹”拍档:冰酒+螃蟹
中秋节源于唐朝,兴于宋朝。在古代,中秋节一直作为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寓意团圆。在当代,中秋节虽然持续时间不及春节、国庆长久,但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与情感寄托并未消褪。这也使中秋形成的礼品市场尤为兴盛,经久不衰。

螃蟹——“应时”之物,意寓“强健”。
中秋节正是螃蟹批量上市之时,正为“应时”之吃食,螃蟹前叉刚健有力,故食之蕴含“强健”之意。中秋佳节,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细酌慢品,饶有意兴。
中国俗语有云“无酒不成席”,哪怕捧把简单的花生米作为酒肴,也要开怀喝上二两。中秋“圆桌”上螃蟹虽美味,但少了可以小酌的佳酿,总归是遗憾。
由于螃蟹性寒、喂鲜,不宜配啤酒和白酒,在过去,佐蟹之酒往往是黄酒为佳,后来红酒的引进也成了与螃蟹搭配的一大选择。
今年,一种创新的吃法出现在市场上,即大闸蟹与冰酒的配对。比其它搭配更有优势的是,正宗大闸蟹往往有淡淡的甜味,而冰酒甜蜜可口,最适合搭配甜食享用。这样,螃蟹的鲜甜与冰酒的香醇相得益彰,形成绝妙的混搭感受。

冰酒——“应景”之物,包涵“完美”的珍贵。
任何高品质冰酒的产出,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高度统一,再加上独特且复杂的生产工艺和高品质的原料需求。可以说其中任何一环,都不许有丝毫的差错,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冰酒的酿造也是贴切。中秋团圆,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而有之,冰酒也必需天时、地利、人和而为之;冰酒之于中秋,“应景”、“完美”、“珍贵”。
中国传统讲究“相生相克”之道,硬的须有软来化,刚的则用柔来克。螃蟹性属阴,蟹肉虽美,但本性寒凉,烹食时,需葱姜蒜驱寒外,食用时更应配以本性暖柔的酒酿。冰酒虽为冰天之赐,但品饮温暖,是与螃蟹配对的最佳选择。

冰酒——尽物之性,佳酿天成
冰酒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稀少,更在于它的态度。
天地化育的神奇冰酒,也需要正心诚意的酿造者,才能成就真正的奢侈品。几百年来,科技使耕种方式与酿酒技术日新月异,而Kingsland冰酒的酿造者们却一直坚守着传统。
出于对自然所赐的尊敬,在零下8℃的寒冬中,冰冻的葡萄被酿造者们用双手采摘并亲手压榨。也只有这样,这些经自然冰冻封存了的灵性,才能醇化为醉人的琼浆。
这种态度,也成就了Kingsland的成功,在2012年上海国际葡萄酒品评赛中,2011年的kingsland新产冰酒即获得了两银一铜三枚奖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