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是一部用脚走出来的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元自驾游线路图

蜀道是一部用脚走出来的历史,走一遍蜀道,读一部历史;走两遍蜀道,读人生历史;走三遍蜀道,人生一部通史!千年蜀道,这是一条蜿蜒蛇行于中国西部万水千山之间的古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声叹息,成了它千年的写照。蜀道穿秦岭,越巴山,始于春秋先秦时期,繁盛于多事之秋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两汉时,它贯穿了南北“丝绸之路”,如今,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动脉和轴心。蜀道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陆上交通历史遗存,沿线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众多,风景名胜,景色优美,风光绮丽,是中(外)“三国迷”寻踪三国文化,凭吊古人,探索历史而不得不去的地方。剑门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是古蜀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桂冠,是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率领3万大军退守剑门关,抵挡了魏国13万精兵。历史沧桑巨变,刀光剑影随风去,雄关魅力今犹在。翠云廊

三百里路十万树。千年古柏的整个树冠形状像云朵一样的翠绿长廊,翠云廊由此得名。从秦朝开始,历经了六个朝代的植树,近万株大柏树依然郁郁葱葱。有一棵古树下面是松树,上面却是柏树。全世界目前没有一个植物学家能够克隆出来。大朝驿

大朝驿是山区的贵族,是古代官府传讯、通邮的必经之地,十里一铺,五里一站。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世的烦扰。具有“四个一”的功能: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撒野的地方,是一个可以风花雪月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修身养性的地方。昭化古城

“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大山大水(嘉陵江)形成的直径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的天然太极图,气势宏大,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太极”。昭化古城正好位于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之上,张飞战马超的葭萌关就在于此。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三国古城和具有2200多年连续建县史的古县城,蜀汉四相之一费祎葬于此。天曌山

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元城区15公里处,公园总面积1334.3公顷,森林覆盖率94%。其山海拔1500余米。明月当空为瞾,天瞾山也是为了纪念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小时候经常上山狩猎、游玩。武则天自称是弥勒佛转世,所以现在这里有一座寺庙梵天寺,供奉有弥勒佛,就是为了纪念武则天。同时天瞾山又是道教合一的地方。皇泽寺

皇泽寺是纪念武则天的祀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寺内存有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石像中的则天女皇,头戴皇冠,面像似佛。皇泽寺景区记载了武则天的历史,同时流传武则天的故事,有乌龙感孕、凤凰催生之说。千佛崖

千佛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造像形成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从北魏开始,连续经历了九个朝代的开凿、雕刻而形成。蜀道上的千佛崖可比之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造像“持莲观音”有“东方维纳斯”之称。明月峡

100米的嘉陵江上集栈道、驿道、纤夫道、鸟道、公路、铁路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这就是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的明月峡。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曾经此艰难出征。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栈道一幕也在此拍摄。

剑门蜀道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纽带的风景名胜区。秦岭巴山连绵起伏,峭拔险峻,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自古即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著称于世,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剑门蜀道是一条著名的“三国蜀汉文化寻踪之旅”,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姜维等传奇人物如群星闪烁,影响深远,这里有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的绿色长廊——“翠云廊”,有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有张飞马超挑灯夜战的三国重镇昭化古城,有诸葛亮北伐中原和众多忠烈英雄的足迹与生动传说。

“走剑门关蜀道,犹读半部三国。”据广元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蜀道三国文化游线路是游览人数最多的一条线。除了来自广元周边成都、西安、重庆的游客较多外,韩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等地的游客也日益增多。“现在我们正在开通韩国的直飞航班,韩国男性一生必读十遍《三国》,每一个韩国男性都有一个崇拜的三国人物。来这里,他们可以追寻到三国英雄人物的历史足迹,如读半部三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