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麟庐遗产案进行庭前谈话

“画坛大隐”遗产案进行庭前谈话-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坛大隐”遗产案进行庭前谈话

  在“画坛大隐”许麟庐去世仅一年之后,因对母亲持有的遗嘱有异议,其三儿子许化夷近日将母亲和大哥、二哥告上法院,要求继承父亲遗留下来的72幅名画和3把紫砂壶。昨日上午,丰台法院进行了庭前谈话,考虑到遗产案件的特殊性,法官对其他子女进行身份核实后,将许麟庐的其余子女追加为被告人。据悉,由于两节将近,此案将于节后开庭。

  许化夷起诉母亲要分72幅名画

  昨日上午9时,丰台法院第50法庭的原告席只坐着许化夷的代理人,作为原告,许麟庐的三儿子许化夷并没有来到现场,被告席上坐着许麟庐的大儿子许化杰和二儿子许化儒的代理人,许麟庐的另外几个子女则坐在旁听席上。

  根据原告诉状,被告王龄文为原告母亲,原告的父亲为许麟庐,也就是王龄文的丈夫,被告许化杰、许化儒分别为原告的大哥、二哥,都是王龄文的儿子,原告的父亲许麟庐生前为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书法鉴赏家,生前收藏了大量名人字画,其中以齐白石的画作居多。

  1936年,许麟庐先生与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大学的才女王龄文女士结为夫妻,两人从此相知相伴,共同走过了75年相濡以沫的恩爱岁月,育有八位儿女,除两位已于数年前去世的女儿外,还有许化杰、许化儒、许丽、许娥、许化夷、许化迟。

  2010年12月,原告与被告及其他兄弟姐妹对父亲收藏的部分名人字画作品进行了清点、登记列册,签字确认了字画名称及数量,共72幅画作。2011年8月9日许麟庐去世后,对于其收藏的名人字画作品一直没有依法分割。

  早已立下遗嘱所有财产归遗孀

  根据被告提供的证据,为了避免出现遗产纠纷,早在2010年9月2日,94岁的许麟庐先生,为家庭和睦、天伦永享考虑,经过周密思虑,亲笔写下惟一一份遗嘱:“我许麟庐百年以后,我的一切文物、字画及所有财产归我夫人王龄文所有。我许麟庐(许德麟)二〇壹零年九月二日许麟庐所立遗嘱”。遗嘱书写在宣纸上,以许麟庐先生特有的书法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满含着对老伴的一生关爱和信任。写完遗嘱后,许麟庐先生在遗嘱上加盖了人名印章,并捺上了手印。

  2010年11月10日,许麟庐又再度写下说明称:“我许麟庐因年事已高,今后有关我看病住院及治疗的一切事宜由我伴王龄文主持大局,小儿许化迟具体执行。如我一旦去世,所有后事也由我老伴全权主持,小儿化迟执行。特立此据。”

  但许化夷的代理人在昨日庭前谈话时表示,许化夷对母亲手里的遗嘱有异议,自己作为父亲的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但该份遗嘱写明,在父亲过世后,全部画作都归妻子王龄文所有,因此将母亲和大哥、二哥告上法院,要求继承父亲遗留下来的72幅名画。

  记者昨日从司法部门提供的72幅画作清单中发现,其中大部分是齐白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还有少部分郭沫若的书法作品。据了解,这些画作的价值都没有评估。

  丰台法院的法官昨日也表示,按照惯例,开庭前会进行身份核实,由于参与诉讼的只有许麟庐的三个子女,但考虑到遗产案件的特殊性,因此法官对其他子女进行身份核实后,将许麟庐的其余子女追加为被告人。由于两节将近,此案将于节后开庭。

  律师:审判结果应遵照遗嘱

  在详细看过案件材料之后,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高子程指出,根据《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遗产的处分必须按照遗嘱处理,不存在法定继承的问题。本案中,许麟庐先生的自书遗嘱,内容明确清晰,且有明确的签名和日期,完全符合《继承法》关于自书遗嘱的要件。该份遗嘱是一份完全合法有效的遗嘱。因此,许麟庐先生的所有文物、字画和财产,均应归许麟庐的妻子王龄文女士所有。

  “在本案中,许麟庐生前有明确的遗嘱,只要能够证实遗嘱的真实性,并且确定遗嘱是在老人意识清醒的时候所立,所有遗产就应该按照遗嘱进行继承,即遗产由许麟庐的夫人继承。” 北京柴傅律师事务所律师夏翔指出,除非能发现大师在遗嘱中没有处分的财产,才能按照法律规定,其配偶为第一继承人,子女为顺序继承人。但由于本案所立遗嘱已经将所有画作涵盖,因此这个规定并不适用于本案。

  商报记者 齐琳 李子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