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收藏稳见成效

  图书,顾名思义,即指有图之书。为书插图,我国古已有之。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即为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法人叶德辉在其所著《书要清话》中亦有“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由此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却有了先例。到了宋代,印刷术开始盛行,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宋未以后,绘图之书更为广泛,且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多达240幅;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对书籍的称谓含义更为广泛,如今却将所有的书都直称为“图书”了。

  喜藏书者一般多为文人雅士,被收藏的书大多是因其内容为藏家所钟爱,但除此之外,目前图书升值的热浪也吸引了一些不为收藏而为升值而投资的“收藏家”。正由于这群人的介入,才使今天的图书市场被弄的沸沸扬扬,特别是一些经典图书,更是千金难求。收藏图书除要注重品相、名著之外,还要讲究版本、存世量等。一般来说,印刷数量越少、年代越早者价值越高。当然,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图书品种极为丰富,内容各异,而且印刷质量差异很大,选择哪种类型图书来收藏就是一门“学问”了。总的来说,大概有如下几种:

  1、名人签名本:如果书本身就出自名家之手,又有名人签名留言于扉页之上,就更有意义。如1991年巴金签名的《随想录》编号精装本,目前市场价已1.3万元,其卖价创下中国40年来拍卖书价的最高记录。需要区分的是,社会各界不少名人热衷于出书,大搞签名售书,把内容平平甚至格调不高的书推向读者,这种书往往没有收藏价值,收藏者对此要特别留心。

  2、初版精印本:由于初版本大多由作者亲自监督印刷和校对,纸张和印刷质量较好,因此历来被行家所看好。精印本是指精装印刷本或特殊印刷本,数量仅为总印量的百分之一,若是编号限量印刷本则更珍贵。

  3、古籍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越久远的图书越有收藏价值。造纸术发明后,韵味十足的纸装书是古书收藏中的精品,现在一般藏书者很难觅得;再往后,就是元明线装书,由于年代久远,存世量不多,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

  4、文革“图书”:“文革”时期作为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阶段,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当时出版的图书,其内容都富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征,因而“文革”图书不仅成为历史见证,而且在世界图书史上也占有重要一页。“文革”图书印量之多,印刷之精美,堪称一绝,但十年动乱,散失较多。如今收藏者众,故其在海内外十分走俏。

  5、连环画:连环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画家所绘连环画更具艺术和收藏上的双重价值。目前国内出版社已不再出版传统意义上的连环画,所以那些存世之品更显珍贵。如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套《三国演义》,目前市场价竟达5000元,可见连环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6、新品藏书:“盛世收藏热”在眼下的艺术市场体现得比较充分,在图书收藏方面也不逊色。一些权威的出版社审时度势,推出一些包装精美、限量发行的专题类图书,如伟人系列图书,书画类图书等,受到藏书爱好者的青睐。在古籍图书、初版精印本等图书难以录觅的今天,新品藏书又给藏书市场填补了一项空缺。

  就目前情况来看,近几年随收藏市场应运而生的收藏类图书的发展势头也日趋见好。针对此种现象,图书出版和收藏专家认为,收藏图书的收益不会像股市行情一样瞬息万变,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即可操作,而且可以有不错的回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