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翡翠市场零乱而无价

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一个“无”字,既指玉作为宝石藏品,升值空间广阔,价值难以衡量;又可能意味着玉石性价标准不一,经销商漫天要价,青岛翡翠市场零乱而“无价”。有专家表示,稀缺美玉的确存在不菲的升值空间,但不懂行的普通市民要投资玉石追求回报,就要谨慎了,选择良好的商家尤为重要。看暗访青岛翡翠市场的调查结果,相差几十倍的报价令人震惊。

“我在一家名为“缘与翠”的翡翠专卖店看上了一个翡翠手镯,打完折后26万元,几位朋友看过,有的说值、有的说不值。到底该买,还是不该买?我现在也没了主意。”一位姓王的女士打电话求助,无不困惑地说。

为此,专门走访了这家开在漳州路的专卖店。拍下照片后,到别家翡翠专卖店比对发现,同一款差不多的翡翠手镯,在不同的店确是“一家一个价”,即使同样声称“来自缅甸”,标注为“翡翠手镯”,不同的品牌,价格相差确实非常大。

在一家名为“滇缅珠宝”的专卖店看到,该处的翡翠挂件、手镯、项链、摆件等多达数百种,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拿起在“缘与翠”拍到的手镯照片给该店田总问道:“我照片上的镯子看起来跟你们家这个镯子差不多,为什么价格差了将近22万块?你们家的镯子质量不会有问题吧?”听到问话,他便从柜台里拿出标价为58600元的翡翠手镯,解释道:“翡翠的好坏,主要是看水头儿、质地和翠性。您看,这个手镯的阳绿色多,还带紫色底,种水不错,相比之下,你照片里那些标价为26万的手镯比我这只就差远了,他们的手镯身上很多“乌蝇屎”!而价格确又远远超出我的这只手镯!”

接过手镯看了半天,仍然比较困惑。滇缅珠宝的田总表明,目前,鉴定机构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只是翡翠为“A货”(即翡翠颜色和质地都是天然的)的相关认证。翡翠的价值优劣一般人不易分辨,除非行业内专家才可分辨清楚。田总进一步表明,有句俗语,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其实并不是真的无价,在专家眼里是可以一眼辨明翡翠价值的,有些不良商家拿着这句俗语做幌子,利用消费者不能辨别翡翠质地优劣而漫天要价,欺骗消费者。

两家不同店面下拍到的种、色、质、地相差不多并带飘花的翡翠观音,一个标价32220元,另一个则是缘与翠携广东商会展销期间的合作品牌标价44万元,价格差别之大让人震惊!

随后又走访了几家商场和玉石专卖店,发现各卖场的情况与“滇缅珠宝”田总解释基本相同,几乎无人提供翡翠的国标分级证书,普通消费者判断一件翡翠饰品的质量好坏,主要都是依靠销售人员介绍。 价格更是不一而足。购买翡翠饰品选择好诚信商家尤为重要。

难道真如俗话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吗?采访了有关专家。

据介绍,翡翠是由无数细小的纤维状微晶纵横交织而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具有毯状构造,十分坚韧,能耐相当高的撞击力和压力,其制品经久耐用。在我国玉石界有红色为翡,绿色为翠的概念和说法。从玉质及价值来看,翡翠已成为世界宝石界公认的“玉石之王”。近年来出现的翡翠收藏热,使得本就鱼龙混杂的翡翠市场更加混乱。

目前虽然行业已经出台了一定的文字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实物标准,因此对于什么样的翡翠是什么等级,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于是,企业就自行按照其进料价、加工费用、设计费用、商场场租、利润来制定商品价格。正是由于翡翠玉器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因此定价便失去了严谨的参照系数,才导致目前翡翠市场乱打折的现象。

与之相应的,价格已成为翡翠爱好者感觉最为困惑的地方。市场上销售的翡翠价格与其真实价值差距究竟有多大?一块被随意定价的翡翠到底属于什么档次?不少消费者反映,看着差不多的东西,在不同的店里价格相差却很大,对翡翠玉器的价格心里没谱。模糊的翡翠价格体系给了翡翠业内一些不良商家大玩猫腻的机会,也影响了翡翠市场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陈万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