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发现三百余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

  文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对于传承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市北区作为老城区,文物遗存较多。然而,随着近些年城市改造、国有企业改制或搬迁,以及其它原因,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不知不觉中损坏甚至消失了。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并对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刻不容缓。
  三月中旬,市北区与青岛市政府签订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责任书,参加全市普查试点工作,确定了辖区内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单位。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区普查办除举办培训班,邀请市博物馆专家举办讲座外,还专门拜访请教了岛城的文史专家。
  针对区情特点,市北区将普查工作分为三期,分别对辖区内部分文化遗址、文博馆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幼儿园等开展了实地调查。经过“百日攻坚”,共发现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400件套(1238件),均属首次发现。经专家依据文物普查标准认定,确定其中355件套(1212件)为文物,其中有不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青岛历史或风情原貌,如青岛四中保存的清同治年间木版《二十四史》和《康熙字典》,青岛九中(原礼贤中学)建校时(1900年)的天文望远镜、蒸汽机模型、理化实验仪器,青岛山炮台博物馆收藏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字大照壁,青岛盲校保存的早期盲文教材……等,均为岛城不可多得的文物。
  此次普查试点,基本摸清了市北区部分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收藏保管的现状等基本情况,为今后加强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从而提高市北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奠定了可靠基础。(青岛市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 青岛市市北区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