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设计师前景堪忧

  今年的纽约时装周上展出男装系列的设计师多达40多位,这些设计师才华有好有坏,但是最终他们的秀到底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吗?在当今这个高街品牌充斥,大型时尚集团垄断的时尚市场里,像Todd Snyder, Richard Chai, Robert Geller, Patrik Ervell, Antonio Azzuolo, Timo Weiland等设计师真的能通过一场时尚秀在时尚界占的一席之地吗?事实是他们除了被一些业内人士认可或是进入一些特色精品店外,并没有什么更为突出的表现了。

Tommy Hilfiger 2013春夏纽约男装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Tommy Hilfiger 2013春夏纽约男装秀

  男装设计师John Varvatos这样说道:“这个市场还是欢迎新想法和创意,但是现在的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时尚界的新人太多,而机会却越来越少,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在男装市场上,真正能够站得住脚的也只有Tom Ford, Thom Browne, Rag&Bone, 而其他诸如Michael Bastian, Steven Alan, Band of Outsiders, James Perse, Billy Reid等顶多也只能算是二线品牌。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能有人胜任Ralph Lauren, Calvin Klein, Tommy Hilfiger等品牌接班人 的位置呢,目前似乎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出现。Barneys New York的副总裁Tom Kalenderian解释说当Ralph Lauren和Giorgio Armaini等开始进驻男装界时,当时还没有设计师的概念,而那时的市场非常独特,这些设计师的出现正符合了市场的需求。但是现在的大型零售商们已经完全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也让独立设计师失去了以前的光彩和资金链供给,如果Zara, Topman, H&M, Uniqlo, J.Crew, Joe Fresh等品牌都能买到模仿设计师作品的服装,那么独立设计师还有多少可以发挥的空间呢?Simon Spurr, Adam Kimmel, Buckler等品牌都只在市场上存在短短的时间就走向倒闭,对于他们来说,和大型零售集团竞争简直是天方夜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