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广义下月办回顾展

王广义1986年作品《后古典——马拉之死》。-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广义1986年作品《后古典——马拉之死》。

  新京报讯 (记者李健亚)被贴上“政治波普”标签的当代艺术家王广义是否被遮蔽了另外的一面,王广义艺术回顾展上便试图给出答案。前日,今日美术馆在京宣布,“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将于10月14日至11月27日在今日美术馆亮相。除了大批判系列外,王广义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代表作均有亮相,甚至还包括他专门为此次展览所创作的大型装置《“自在之物”》。

  清除“政治波普”标签

  今年是今日美术馆成立十周年,其专门选择了王广义大型回顾展作为十周年的一份厚礼。

  王广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政治波普成为其艺术标签。2005年下半年,张晓刚(微博)、方力钧、岳敏君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频频突破百万纪录,这四人被媒体集体封为“当代艺术F4”。

  对此,该展策展人黄专告诉记者,政治波普是王广义身上的标签,但这样的标签使得王广义的艺术简单化,此次回顾展的举行便是要清除他身上这样的标签。在黄专设想中,“大批判”系列反而成为背景。

  2008年后的新作亮相

  此次展览将由回顾展和主题展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回顾部分将展出从上世纪80年代迄今的王广义近30件代表性作品,同时还将展出大量未曾公开过的方案草图和影像、图片文献,“可以说代表王广义艺术节点性的作品都将展出,”黄专透露,此次今日美术馆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将王广义分散在世界各国的代表性作品聚集在一起。

  同时,作为回顾展的亮点还有王广义自2008年之后的新作。2008年后至今王广义的新作鲜有发表,被认为其沉寂了。此次回顾展上将亮相两件装置作品,其中包括王广义为这次展览创作的大型装置《“自在之物”》,“至于这一时期的架上作品则不会出现在该展上,”黄专说。

  ■ 人物小传

  王广义

  1957年生于黑龙江,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经历凸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由启蒙时代到现代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过程的复杂性。代表作有《后古典——马拉之死》(1986年)、《大批判——万宝路》(1992年)等。他与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被媒体集体封为“当代艺术F4”。

  解读

  王广义是现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有复杂性,解读他个人的艺术已经不仅仅限于个人,而是这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

  口述:黄专(本次展览策展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