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鉴定背后的故事

《中国书法》坚持“书法至高无上”的宗旨,坚持“学术高端、艺术至上、风格多样、兼容并蓄”的办刊理念,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今年是启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学习他。

启功先生诸多的头衔中,有一项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先生尤其对古代的书画、碑帖见识卓异、造诣精深。平生过眼的书画碑帖、艺术精品成千上万,由于他对历代作品的特征和作者风格了然于心,加上他有丰富的文物知识和文史修养,又熟谙典故,劣品和赝品总逃不过他的目光。

许多古代书画的精品,在历史上也有各种真伪混杂的评说,形成难以解决的公案,启功先生能科学地运用他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书法史、绘画史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风俗人情以及作者本人的艺术风格、创作习惯等方面,严谨地全面综合分析,从而使难题迎刃而解,在先生鉴定的背后,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可见先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拳拳之心和崇高的爱国情操。

一九九二年秋,我有幸陪同启功先生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著名的出版公司二玄社,在座谈时,该社的主任编辑高岛义彦先生拿出一部被水淹过,已经黏连在一起像一砖头状的字帖请先生看,并问先生“中国有许多装裱专家,是否可以设法修复?”

启功先生仔细看了这块“砖头”,原来是唐代李邕撰写的名碑《麓山寺碑》的最早拓本,原为南丰赵声伯先生的家藏,剥蚀少,存字多,且无刻误之笔。后来此帖辗转流入日本,由日本收藏家三井氏的听冰阁收藏,因被水淹而遭损,见到这部珍贵的字帖遭损严重,先生深感惋惜。先生说:“这帖损伤这么严重,一般的装裱师傅是无能为力的,要想让它恢复原貌,只有找琉璃厂的著名装裱师张明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