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嵒《工业城如在画中》322万成交

钱松嵒《工业城如在画中》280万成交-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松嵒《工业城如在画中》280万成交

  新浪收藏讯 2012年9月8日,荣宝斋(微博)(上海)首届四季拍卖中国书画专场在上海四季大酒店举槌。钱松嵒《工业城如在画中》以180万起拍,最终以280万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322万元。此拍品之前估价为220万~280万,尺寸为50×82cm 约3.7平尺。

  —钱松嵒《工业城如在画中》赏析

  1929年举办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钱松喦便有两幅作品入选。当时,他年仅30岁。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傅抱石共同创立了享誉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新金陵画派”,行万里路书写祖国河山,享誉一时。他传统功力雄厚,运笔古朴沉重,题诗规矩得体。他善于创作,以大胆设色的《红岩》著称画坛,反映了当代气象,更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精神。与其名作《红岩》相类似的是,这幅《工业城如在画中》也属于革命题材。只不过前者率意大气,而后者更注重细节的刻画与场景的营造,这也是反映了钱松嵒老先生艺术成就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钱老六十岁后壮游河山,此番偶居太湖之滨,灵感迸发,属于南方的《工业城如在画中》便由此诞生。就写生而言,钱松嵒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他早期的学习和创作已经为他累积了这方面的基本功,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断政治化的社会现实中,这种以名胜风光的写生“为国画创作开辟新的道路”这一最初的动机,渐渐被更进一步的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功用所替代,名胜风光成了一种新的闲情逸致,显现出不能和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问题。此幅《工业城如在画中》构图视野非常开阔,气象万千。远景山如卧龙盘踞,龙躯绵延不绝,有磅礴之势。其中植被设色考究,细笔点点,墨色浓淡有序。钱老运用了大气透视的原理,因而不感繁复。近处湖水细处波光粼粼,勾绘异常细致,笔笔超卓。而从高处望去,湖面宛如平镜。这仿佛内蕴着禅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两重意境。湖上千舟竞帆,百舸争流,浩荡苍茫。湖岸连接处,石壁高筑,亭台轩榭拔地而起。若诸子窃以为是休憩之所就错了,只见不远处通电铁塔高耸,旗杆上国旗随风飘扬,恍然乃是工厂之所,当真建得恢弘雅致。远处帆船汇聚之地,佛塔高照,若坐龙椅。在此风水极佳处,有铁塔烟囱鳞次栉比,化作冶炼宝地。太湖之滨,尚无类似工业之属,却可见在那一代人的心中,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真是重于泰山、渴慕至极!钱老《工业城如在画中》充满了艺术魅力,不仅是其细笔大景的绝艺,他将深厚的笔墨语言功夫与时代要求相吻合,显示出超强的驾驭题材能力,并与现实希望完美结合,使传统题画形式在新的画面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反映了先辈们深埋其中、延续至今的建设祖国的豪情。           

  这幅融合革命情怀的大幅钱老山水画中,显得尤为特殊与珍贵。观钱老一生,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然人力终是有限,能融合无数先辈一往无前的意志,做出如此气象近乎无限的画作,实在当赞一声“笔落惊风雨,画成泣鬼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