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投资玉器可保值增值

  股市波动,房市调控,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渠道收窄之后,收藏投资艺术品便成为了一种新趋向,其中关注玉器的人众多。收藏投资玉器可以保值增值,但是玉器收藏投资学问不少,如果没有掌握,风险也不小。

  首先要识玉

  玉有硬玉、软玉之分,而软玉又有产地之分,产地不同其价值价格相差悬殊。“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指玉价因为产地和工艺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若想收藏投资玉器先要做好识别不同玉种的功课,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是包括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总称,而之前概念上的和田玉仅限于新疆和田玉。

  品种的选择

  一般概念上玉器分佩饰和陈设两大类,其中佩饰又归类于首饰,它有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取玉石之精华的妙处,所以喜欢的人也多;陈设件基于玉石原貌进行雕琢,相对耗材较少,制作中有瑕不掩玉的传统。

  识别料和工

  “玉不琢不成器”,收藏投资玉器一定要选择好工,以前人们常说好工必是好料,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误区。随着玉材资源的减少,不少玉雕大师作品的材料已经不仅局限于新疆和田仔料,只要是具备足够艺术性的好工,雕琢艺术价值是永恒的。反之,再上等的玉材,如果雕工拙劣,其价值还不如一块原石。

  关注明清件

  明清玉器一直受到市场追捧,主要是大多数上好物件都属于传世件,有特定的艺术美感度和文化历史价值,这种玉器稍作把玩便有玉液流淌的动感,属于玉器收藏投资中的“硬通货”,易于流通变现。

  当然,玉器收藏投资还存在着30%左右的地区差价,同样类型的玉器南方最便宜,上海居中,北方较贵;就当代玉雕工艺来说,上海工最佳,已经盖过之前的苏州工、扬州工;同种玉材颜色、结构松紧、柔润度也属掌控价格和上升空间的环节之一。我国玉文化已有8000年历史,今天的玉器收藏只是玉文化传承,而投资仅是收藏中的意外收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