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物也不该当场砸(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即使是假文物,也没必要当场砸掉。如同不是所有罪犯都该判死刑,更不宜将执行死刑的场面公诸众人。砸,不应是文明社会的惯常动作和理性行为。对于其本身并没有原罪的文物艺术品来说,不管是砸真还是砸假,都难免有炒作的嫌疑,给人一种很极端、很焦虑、很浮躁的感觉。

这些年来,卖假文物卖出事儿来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但砸假文物砸出事儿来却还是头一次听说。砸东西终于砸出了新闻,而且在这大热天里闹得沸沸扬扬——王刚就是有本事。

在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中,主持人王刚持有一把“紫金锤”,如果经在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协议后,他会将“赝品”砸碎。据不完全统计,自从2006年4月开播以来,王刚一共砸碎了三百多件“赝品”。前不久,首都博物馆和“天下收藏”栏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被砸掉的三百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三十余件高仿品,同“首博”的馆藏珍品对比展览。在展出过程中,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等在反复观看展览后公开宣称,该栏目所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是真品,遂引发舆论热议。对此,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8月21日发布消息称,经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好几位关心文物的朋友谈起此事,与我的看法不约而同:即使是假文物,也没必要当场砸掉。如同不是所有罪犯都该判死刑,更不宜将执行死刑的场面公诸众人。砸,不应是文明社会的惯常动作和理性行为。对于其本身并没有原罪的文物艺术品来说,不管是砸真还是砸假,都难免有炒作的嫌疑,给人一种很极端、很焦虑、很浮躁的感觉。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被砸的“文物”中不乏高仿品。如果不是高仿,那么不会有多位专家认为它们是真品,北京市文物局也不会“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请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前往鉴定。我在《不要小看民国瓷》《紫砂茗壶最风流》《收藏杂学》等书里都谈到过高仿品有其存在价值,也谈到过我所见过的著名收藏家里面没有一位是绝对不存留高仿品的。仿制文物,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牟取暴利,二是崇慕高古。古代的一些帝王,不惜花费巨资,特意组织名匠高手仿制古器,目的显然是后者。以最容易被“砸”的瓷器为例,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有筛选的仿制,大都遵循古人制瓷的规律,在胎土、拉坯、釉色、纹饰、造型、重量等方面,都尽力效仿古瓷的风范和神韵。对于这样的仿品,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认识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不能一提仿品,就嗤之以鼻,甚至砸之毁之。收藏家存有适量的高仿品,可以在真赝对比中提高鉴别能力和收藏水平。

民国时期,天津同泰祥细瓷店曾将康雍乾时期的真品拿到景德镇请专人仿制,尤以古铜彩和一道釉仿得最为成功,让许多专家都看走了眼。前些年这些仿品还曾在国际拍卖会上出现过。由于仿得精而且数量少,时至今日已很难得。如果这样的“赝品”出现在电视鉴宝节目,不仅不能砸掉,而且要送到博物馆收藏。

行文至此,看到一篇介绍国外电视鉴宝节目怎样处理争议话题的文章。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节目,除非赝品有值得一提的背景故事,否则几乎不可能在节目中播出。这样做自然是为确保节目“不降档次”,同时也避免伤害误买赝品者的自尊。日本的“开运!什么都鉴定团”节目经常为登上舞台的私人收藏品开出“惊喜高价”,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赝品。该节目强调“节目无权处置藏品”的理念,除客观评判宝物的历史和市场价值外,还需“表现出宝物与生活之间的情感”。现任首席鉴定专家、茶具鉴定师中岛诚之助经常对不幸买到赝品的收藏者“好言安慰”,提醒他们:“不要扔掉,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吧。”这种做法一是为顾及主人的感受,同时也是提倡谦和、节约的生活态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电视鉴宝节目既讲文化又讲人性化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近年来全国各地电视台先后推出的鉴宝类节目多达数十档,一些节目忽略了藏品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艺术风格及文物保护知识,却一味地追求“噱头”“钱头”,品位大跌。

如果说电视鉴宝节目也应具有娱乐性的话,那么砸东西的暴力性要远远大于娱乐性。真正的娱乐性,应该是让艺术进入生活,让人们在欣赏和研究藏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